波斯领主和格鲁吉亚人组成的联军时,遭到了毁灭性的惨败。阿迪尔吉勒汗本人也被萨法维军队俘虏,并被下令执行了死刑。而此时奥斯曼帝国却已经不愿意继续为贫瘠的高加索山区,花费太多精力和资源。
于是干脆两国开始合谈。
只是让奥斯曼人不知道的是,此时波斯人已经被火枪火炮所吸引,准备学习奥斯曼人开始改革军队。
于是他们通过华夏商人找到了印度的蜂须贺正胜希望得到帮助,而他们则是会帮助华夏人对付莫卧儿人。
两边一拍即合,但为了防止印度人的怀疑,蜂须贺正胜选了英国人罗伯特·谢利带上500人以军事顾问名义前往波斯,同时也带去了五船的军火。
波斯新军直接照搬华夏的军制,新编了近卫火枪第一师,人数12000人,火炮300门。
而其他军队也开始专业化训练。从北面的布哈拉汗国那边过来了大量的乌兹别克佣兵,当然如果看到这些人就会发现长的太东方了。
当初张信打败了蒙古人任命马芳为西域都护管理辖制中亚。
至于华夏在中亚一带只有一个麻烦,缺少官员。
早在一年前科举已经废止,或者说改了方式,童生考试变成了小升中。
府试变成中升大。
至于大学,基本上每个行省省府都有,而一些大城更是有多家。
既然有了大学那应该比之前找进士还要容易积累人才才是,可是礼部的反馈大学毕业出来的人最多和以前秀才一般能力,优秀者和举人差不多。这样的人做小吏可以,但是做官还差很多。。
但随着各地拓展的太快,缺人非常明显。而张信也想到了后世公务员制度,考公出来的人哪里能直接做官,而之前大明、日本、朝鲜等国也积累了大量中下层官员。
于是张信直接改革九品制度,改成24品,所有吏员都算入公务人员队伍,这一改革除了让无数吏员能更有前途,也放开了官员纳入的门槛,至于从吏员升到大官的可能性倒是没有让百官期待。
想了想张信才明白,大明的很多制度其实对于做公之人本来就有了期待,比如海瑞,他最开始只是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这个官职相当于县学的校长。可后来他做到了高官干部。
只不过有个小问题就是华夏与西域脱离联系很久,对于西域了解的官员也特别少,更别说语言方面。
不过好在现在西域还没有开始伊斯兰化,大部分执行的还是地方民族法律、政策和习惯,很多信仰的宗教也是本土宗教或者佛教。在华夏国内还是有不少蒙古人对于西域风俗或语言通晓的人,甘肃也有不少商人对西域比较了解。。
就在这样背景下武官以马芳为主,文官则是以二王,那就是王崇古和前兵部侍郎王之诰,给他们的队伍也非常豪华,以詹事府事张四维、户部给事中曹大埜、河南道监察御史郜永春、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韩楫为主的40名青壮年官员、外加200名选官,1000名大学生一同出发前往西域。
西域被打下来后分成了4个行省
吐鲁番为首府的天山行省
喀什噶尔为首府的西州行省
玉龙杰赤为首府的花拉子模行省
而西域都护府则是设置在喀什噶尔
华夏10年,公元1577年
玉龙杰赤城突然间跑入一匹快马,城门守将足利义信(辉若丸)下城接住马上的人,这人用乌兹别克语说:撒马尔罕。。。丢了,快救救我们。
很快花拉子模行省总兵武田胜赖就收到了消息。。
没多久在行省衙门,武田胜赖跟巡抚黄凤翔及大小官员聚在了一起。。。
武田胜赖:不花拉国对华夏算是很听话的藩属国,现在波斯正在攻打不花拉人,我们从大国角度必须去救援。
黄凤翔:救肯定救,可是我们全行省也就3万人,骑兵6000人,守卫还不足,救援就很困难了。
武田胜赖:如果不救,那华夏以后何以立国,姿态怎么都要做一下。
黄凤翔:兵事我不管,但你不要致我们与危险就行。
第二天4个骑兵营分两队人马由木曾义昌、马芳长子马栋率领前往侦查救援。才进入不花拉国境内,就遇到很多往华夏跑的难民。。。
马栋抓住一个人问到:你们是不花拉人吗,现在国内什么情况
那人:你们是。。。华夏人?快点救救我们的将军吧,阿布海尔将军在前面被敌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