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若曦,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面对优秀的女子会移情别恋;也会因为若兰在马场上的风姿重新点燃爱火;同时他也不会把名正言顺的发妻冷落,他只是不爱她而已。
典型的想要权色双收,却哪一个都没有及时把握。
明玉是个自私的人,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一家人的平安健康更加重要的了,而她的一家人,并不包括老八。
若是明慧的爱情要用明玉自己的幸福和身后的娘家来成全,她宁愿明慧抱憾终身。反正名分和孩子她都有了,如今的正妻权力和将来的安稳都能得到,又何必执着于那一点情情爱爱呢。
相比起夫妻之情的缥缈易变,母子关系肯定更加牢不可破,他们利益一致,更不容易相互背叛。
对于马尔泰姐妹对于爱情和自由的渴望,在明玉看来不过是富贵荣华者的那一点子叶公好龙和无病呻吟。没有权势和钱财的庇佑,无论在哪里都免不了为五斗米隐忍,辛苦奔波,真正的田园生活不可能是她想象中的悠闲自在。
在这方面,其实若兰看得比若曦更加清楚,所以她私心里还想过要撮合若曦和老八。因为清朝在旗的格格都要参加选秀,她认为与其让若曦嫁给不知好坏的陌生人,还不如嫁给老八呢。一来她在贝勒府多年,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些消极抑郁,但庇佑一个妹妹还是可以的;二来她虽然不爱八爷,但她并不怀疑八爷的人品,在长达数年的相处,她知道八爷是个很好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对若曦也很好;三来或许她也是知道若曦和老八之间暧昧的男女之情的。
相对于若曦从现代而来的天真烂漫,跟随父亲在军营长大的若兰显然深知人间疾苦,所以她虽然因着初恋的缘故无法接受老八,却也承认老八待她的好与包容。
//
不过整个八贝勒府就这么大,明玉不可避免的也和若曦偶尔碰过面,而若曦怀疑明玉是推她下台阶的凶手,自然也不肯桥归桥路归路,对此,明玉只有一句话
郭络罗明玉说:" 证据呢?总不能因为你摔了下来,我又刚好在场就说是我推的你吧。"
郭络罗明玉说:" 或许是你自己不小心摔的呢?或许是你想着要演苦肉计替你姐姐出口气呢?"
若曦不自觉的后退一步,
郭络罗明玉说:" 而且我推了你难道有什么好处吗?"
说完也不理会若曦的欲言又止,转身继续自己的行程。因为明玉对老八的不感冒,也为了避嫌,所以基本上都是挑着午膳的时候到正院陪伴明慧,顺便蹭一顿饭。
所以对于若曦能在花园的必经路上堵到自己,明玉并不奇怪。
而若曦听完明玉的话,倒是没再怀疑明玉,不是说原来的马尔泰若曦是个城府深沉的人,懂得用苦肉计,而是原身的确个泼皮的性子,整日里总是不停的说,不停的动,若兰是劝都劝不住。
加上明玉推了她确实一点好处都没有。听说在她昏迷那几天,明玉还被八福晋送回安亲王府反省了。
而且明玉一副风风火火的呛人小辣椒模样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的性格特征,一看就是被家里人宠惯了的娇娇女。
若是明玉心虚她才要怀疑呢,至于明玉看她不顺眼她倒是不奇怪,毕竟自己是害她无缘无故被送回家的人,又是她姐姐情敌的妹妹。
自古后宅妻妾之间就难有真正和睦的,除非其中一方直接锁定胜局,而另一方一看就没有一敌之力,只能依附对方生存。
不然宠爱,子嗣,地位,权力任何一个都能将双方推至对立面,双方利益对立,立场不同,自然无法为伍,只能以争斗的形式来争抢资源。
万寿节前夕,皇帝以安慰嫡母皇太后的思乡之情为理由,将好几个蒙古部落的格格提前召进宫中陪伴太后,其中就有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
毕竟今年就是选秀年份,这些蒙古格格也是要进京参选的,如今提前入京也无不可,甚至有些台吉还很乐见其成,自顺治帝之后,现任皇帝的后宫和得势的宗室王爷后院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身份显赫的蒙古贵女了。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巡幸边塞,而在巡行之中,乌尔锦噶喇普前来朝见,皇帝当时就有想法要为自己其中一个儿子求娶一位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的贵女,其中初拟就是老十,只是近年来随着老十和老八关系的日益亲近,皇帝有些动摇了最初的想法。
阿霸垓部也属于漠南蒙古,虽然不及科尔沁与清廷关系密切,但在清初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皇太极的懿靖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