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和康惠淑妃等妃嫔就是来自此部,在清朝,两方曾多次联姻。
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因为孝庄皇太后的原因显赫一时,如今宫中康熙的嫡母——顺治继后也还健在,帝王之道重在平衡,康熙有意在漠南蒙古提拔起一支来与科尔沁制衡,最合适的人选自然就是阿霸垓部了,明朝后期,漠南蒙古中主要以科尔沁部与察哈尔部(阿霸垓部当时与其联盟,部落公主为林丹汗大福晋)为主,两部为了争夺主导权矛盾重重,频繁交锋。
后来,科尔沁归顺皇太极,林丹汗落败后妻妾率部落降清,以清朝对蒙古各部既拉拢亲近又暗自防备的态度,自然是选择拉拢这个和科尔沁宿怨颇深又有利益纠葛的蒙古大族最有利于统治蒙古各部。
既封赏科尔沁最多的爵位以表看重(科尔沁——亲王四人,郡王四人,贝勒二人,贝子一人,镇国公二人,辅国公六人),又与其他部落联姻以达到警示的目的。
【清朝在蒙古的爵位大致分为17等:
1亲王 2郡王 3贝勒 4贝子 5镇国公 6辅国公 7札萨克台吉 8一等台吉 9二等台吉 10三等台吉 11四等台吉 12固伦额驸 13和硕额驸 14郡主额驸 15县主额驸 16郡君额驸 17县君额驸】
因为这一次若曦的活动范围一直都在八贝勒府上,她又不是宗室媳妇,没有皇帝的特许,中秋节家宴她是没有资格参加的,而皇帝也没有借着这个机会为皇子们赐婚。毕竟十四前面的老十,十二阿哥,十三阿哥都还没有赐婚,康熙不好越过众位哥哥单独为十四赐婚。
毕竟如今的十四阿哥不过一届闲人,哪有那个资格承受康熙的独一无二的偏爱。
同时,跟随安亲王府亲眷入宫的明玉无聊极了,因着是公众场合,少不得要时时保持仪态,以免叫人怀疑郭络罗氏和安亲王府的教养。
少了那一场突如其来的赐婚和若曦的大胆发言,一场宴会中规中矩的进行着,皇子们的祝言也无甚出众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