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宠爱以及府中十年间仅有其一人生育的光环,成就其雍亲王爱子的地位。【好在雍亲王还没丧心病狂到去动已有的子嗣,所以也没人能抓他的把柄】
在那个阶段,李氏和弘时可以被替代,但年氏和年家对四阿哥来说的价值却是夺嫡的一大助力,连嫡福晋所在的乌拉那拉氏都不能比。
因为当时的十四阿哥大将军是八爷党成员,甚至十四阿哥自己都有夺嫡的野心和筹码。
而年羹尧时任四川总督,能力卓然,地方军政一把抓,在四阿哥的布局里就是那个制衡对方的关键后手。
而现在四阿哥还是贝勒,没有空缺的侧福晋名额不说,四福晋又生下一个天然比庶子尊贵的嫡子,不知道年家会如何选择?
【顺治、康熙、雍正时期,亲王可封侧福晋两人,郡王以下封侧福晋一人。乾隆时定亲王封侧福晋四人,亲王世子、郡王封侧福晋三人,奉特旨赏给者不拘额数。】
//
要明玉来说,从龙之功这种东西可不好挣,成了未必一辈子荣华富贵,输了一家子的命可都搭进去了。
尤其清朝皇帝不杀儿子,对满洲出身的大臣也是优待的多,前脚罢官,过几年回来又是一条好汉。
但结党夺嫡似乎是皇帝的底线,对于儿子身边的拥簇可都狠心得紧,家族败落事小,索额图甚至是被皇帝直接关在宗人府活活饿死的。
过河拆桥,狡兔死走狗烹的套路也是玩得顺溜,从称帝之前的四大贝勒,到顺治时期的摄政亲王多尔衮,康熙初期的辅政大臣鳌拜,苏克萨哈,结果可都不怎么好;雍正时期的隆科多,年羹尧不过几年的时间也都被杀了。
郭络罗明玉说:" 四贝勒虽是年家所在的旗主,但若是对方不愿意,也是不能逼迫的,毕竟皇帝还在,皇子们要的是收买人心,结亲,而不是逼人家成仇,反抗。否则,纵然一时达成目的,也怕被人后背捅刀"
而不能联姻给对方下一颗定心丸,就没有信任基础,四贝勒怕对方到了地方良禽择木而栖,对方也会顾虑自己辛苦一场反而不如人家裙带关系上位得到的多,为他人做嫁衣。
而四福晋的儿子还不到可以联姻的年纪,这就无解了。
而四阿哥为了让皇帝和太子放心(虽然此前他是起了些心思,但做皇子的有点野心不奇怪,但如今都这样了,可没那个本事作怪),除了皇帝正经交给他的差事,他的行程几乎透明:户部,四贝勒府,皇宫,除了这三个地方,其他宴会,邀约什么的都是能推则推。
当然,有四阿哥这样以实际行动向君上力证清白的,也有像老八一般破罐子破摔的,反正他和皇帝的关系就那样儿,只要他手里的势力还在,皇帝就只能暂时容忍他做这个八贤王,皇帝如今能和臣子们犟着,等他身体真出了差错,其他人压不住自己,还不是只有一个选择?
所以,虽然如今的八贝勒府比之康熙四十八年之前低调了许多,但八贝勒胤禩并没有因此彻底沉寂下去。
不说他的想法错没错吧,只是错估了形势,清朝官员不是宋朝时的士大夫治国,皇权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身上的结果就是没有人是皇帝的对手,朝廷就是皇帝的一言堂,就算所有人都反对,只要军队在他手里,之前沸沸扬扬的太子党和大千岁党被一锅端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老八名分不占优势,不占长不占嫡,要不是靠着这份审时度势抢先夺得候选人资格,他连入场夺嫡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事情进入僵局,但他总不能放弃他的先天优势不顾转头去讨好皇帝吧?
不说皇帝本身领不领受这份孝心,就说他原来的拥簇要怎么看他?
所以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
明玉坐着月子,明慧倒是不忌讳这个,大包小包的就带着人到了。
洗了手,抱了抱明玉的小儿子,又哄着这小子跟着奶娘回去吃奶,明慧这才有心思坐下来关心明玉的身体。
郭络罗明玉说:" 姐姐自从有了外甥,我这个妹妹都要往后靠了,每次我都是最后一个"
明慧看明玉头上绑着挡风的抹额,身上也都包的严密,笑道
郭络罗明慧说:" 你这都不是第一次做额娘了,一应事务身边的人都伺候得很好,我还担心什么?"
郭络罗明慧说:" 居然还跟个小婴儿吃醋,羞不羞?"
郭络罗明玉说:" 有什么好羞的,我受这十月怀胎之苦,不能好好过日子,非得躲在房间里坐月子不能吹风,这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