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甄嬛传之寿终正寝 > 第120章 21

第120章 21

稳了皇位,就将人提溜出来给他办事,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胤祯继位名正言顺,身后又有几个儿子,以康熙如今对老四的防备,他能翻出五指山才怪。

以康熙老爷子的老谋深算,有预知梦在前,只要他选择了胤祯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就一定会出手压下四爷党一系的人马,就算死了,也能让老四按着他的谋划办事,只要他有一点不轨之心,就得死于非命。

康熙五十八年十月,延信送新封达赖喇嘛进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至此,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康熙谕令立碑纪念,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制碑文。

这场战争,不但提前了十一个月结束,清廷一方还少死了将近5千人,不过也只有康熙和明玉二人知道其中的差距,其他人只觉得正常操作。

没有康熙五十七年那场全军覆没的惨败,谁也没有意识到策旺阿拉布坦和大策凌的厉害之处,大策凌在康熙五十六年带着6000人先绕过戈壁滩,再翻越大雪山入藏,凭着这不足6000人的兵力大破西藏-和硕特两万联军,一路狂飙猛进,不仅把拉萨打下来,顺手把和硕特的拉藏汗给杀掉,和硕特汗国直接被灭国了。

虽然听着挺厉害的,但在满朝大臣眼里,大清朝和所谓的和硕特汗国根本不能比较,藏兵更是出了名的没用,打胜战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加上清兵入藏之后,紧随其后的胤禟,张廷玉等人凭借着出色的外交才华,辅以实际利益,已经争取到了青海蒙古各部落的鼎立支持,不胜何栽?

于是康熙五十九年的除夕宫宴异常地热闹喜庆,那几日陆陆续续的,宫里赏赐给各家的东西甚至远超往年的两倍,当然,远在西藏的各位将领的家眷得了其中的大头,跟着康熙的老臣他也没亏待,连着沉寂多年的安亲王府都在宴上破天荒得了皇帝的几声问候,还提了几句岳乐作为将领的英勇。

吓得明玉坐在下面还以为康熙被人夺了舍,毕竟因为顺治的缘故,康熙对岳乐向来是有些心结在的,不对付得很,人死了还要找几个罪名将人贬一贬的那种。众人这么多年都习惯了,突然来这么一出,事出反常必有妖,叫她如何不胆战心惊。

过了年,又动了心思召见众位皇孙考察学问,她家这几个,弘明因为基因药剂的关系向来出类拔萃,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丝毫不逊色于当年废太子年轻时的聪慧;弘暟虽然安静了些,相貌也不如他哥哥耀眼,但读书在众皇孙中也是不差的,加上身上还有个襁褓中得来的贝子爵位,也没人会和他过不去,一来二去的,少了上书房勾心斗角的磨练,人也单纯了些。

单单作为孙子,康熙还是蛮喜欢弘暟这样性格的孙子的,但在他的身体一年比一年更孱弱,不得不考虑继承人问题的当下,弘暟这样的就不能引起他的注意了。

反而是弘明让他颇有些惊喜之感,聪慧过人不说,因为身为兄长的缘故,对底下的弟弟也颇有责任心,在上书房的众位堂兄弟之中更是如鱼得水。比起弘昱弘皙在上书房众人敬而远之的态度,实在是强多了。

康熙觉得新奇,可明玉却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毕竟弘昱和弘皙只是普通孩子,因为父辈的关系受人关注不假,可没有远超众人实至名归的实力,底下的堂弟总归是有些不服的,会想着若是自己会怎么样;但弘明本来就是学神,而且带弟弟久了,还很有长兄风范,很乐意为众人解疑,时日长了,和堂兄弟们的关系自然维系得好。

加上胤祯日益受康熙看重,回了家家长们肯定会有些话叮嘱下来,同年龄段的孩子中老四家的弘时不是个聪明的,老八家的弘旺是弘明的表哥,没有人拉起另一个小团体和他对抗,弘明在上书房的日子自然是如鱼得水。

康熙五十九年之后有了皇帝的另眼相看,虽然各处而来的明枪暗箭更多了,但弘明在其中得到的成长也是惊人的。

有些时候甚至能给他的父亲一些建议,从偶尔到变成常态,也不过一年的时间。

而康熙会开始下决心择定继承人,盖因他从梦境里分析出来自己大约也就这几年的时间了,而且人老了,一举一动也不是那么舒服,身体各个器官今儿这里不舒服,明儿那里病了,连吃饭都是没滋没味的。

想活,但活着很累也是真的。

因为打仗的原因,选秀从康熙55年之后就没举办了,皇帝虽然下了圣旨叫各自婚嫁,但一些仍抱有期望的人家却是暂时没动,一般都要等逾了岁数才开始相看人家,后报到各旗都统那里。

但之前留了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