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甄嬛传之寿终正寝 > 第613章 木兰秋狩

第613章 木兰秋狩

这有什么,我们到底不能陪着儿女一辈子的,许多事他们自己去做反而干净利落。"

苏绿筠:" 何况,我们这一生就是在这红墙绿瓦的紫禁城里消磨了,到底眼界狭小,可孩子们却有更加广阔的天地,我们的人生经验未必就适合他们"

陈婉茵:" 姐姐,我倒是觉得奇怪,皇上之前不是说永珹是慧贵妃的儿子嘛,就算慧贵妃不去,可叫了嘉妃,不是叫慧贵妃伤心么?"

苏绿筠婉转看她一眼,轻声道

苏绿筠:" 如今永珹也是个小少年了,下一届选秀就要遴选嫡福晋入朝了吧,这时候强调一番永珹的生母是嘉妃而非慧贵妃也是好事,我看贵妃未必在意"

苏绿筠:" 养了十几年的孩子,哪是一句生恩养恩就能磨灭得了的恩情。反正永珹的血统已然如此,与其叫他怀揣不切实际的幻想带着高氏下地狱,还不如叫他彻底断了妄念,也能保得高氏一族的平安。毕竟这些年贵妃仰仗高氏立足后宫,总不能因为一个养子就恩将仇报吧"

陈婉茵赞道

陈婉茵:" 贵妃爱子却不盲目溺爱,确实高明"

苏绿筠也笑道

苏绿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贵妃无亲生子嗣,自然对永珹视若己出。"

感谢邢亚欣小可爱为本书开通会员,加更1

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热河上营村一带开辟了一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场。

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为了到木兰围场行猎方便,清廷于是在热河上营村一带,修建热河行宫,人口与日俱增。

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热河行宫开始使用,称为避暑山庄

1711年,康熙五十年,热河上营已经是“聚民至万家”的大集市了。此后,为追随皇帝每年到此避暑,各满蒙王公、朝廷大臣,都争相在此修建府邸宅院,商业随之高速发展,市井行人杂沓,车马喧嚣,酒楼茶铺鳞次栉比。

1723年,雍正元年,设热河厅;1733年,热河厅升级为承德州,昭示该地承受皇帝恩德之意。

乾隆即位之后开始常来常往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承德开始进入繁荣期。

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在谕旨中说:“热河地方,朕每岁秋狝,先期驻跸,数十年来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桑繁殖,市肆殷闻,皇祖诗云聚民至万家,今则不止于万,俨成大邑矣。热河自皇祖建山庄以来,迄今六十余年,户口日滋,耕桑益辟,俨然一大都会”,遂将承德州升级为承德府,承德成为当时仅次于京师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当时清帝每年几乎有半年时间来此避暑和处理朝政,接见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

清前半期,皇帝每年夏季,都要在避暑山庄避暑,随后的秋季,则接着率王公大臣与八旗军,到木兰围场举行射猎,史称“木兰秋狝”。在清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只是皇家猎场的维护,需要耗费大量民脂民膏,并且占据了大量民生资源,因此,明时期的仁宗宣宗,废止了南苑猎场,交还给百姓居住,但满清时又重新兴起;而木兰围场,则于清道光时废止,同时废止木兰秋狝。

1826年,道光三年,木兰围场开围,允许百姓入围垦荒。

清末,宫廷下令,对木兰围场原始森林进行砍伐,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其树木用作建材,同时,毁林造田,增加了农业耕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