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若现在的身份能被告知一声还是托了孩子生母这个角色的福,至于其他的根本不用想。
皇上的话说得好听是他的风度,但你要真以为自己有那么大的权力就是单纯犯傻了。
孩子送到寿康宫以后,安若既不能表现得太过热切,例如天天上门看望孩子,这不是信不过太后娘娘嘛!也不能太过冷漠,不闻不问,这样就算皇帝能理解,也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个女人狠心。
因为整个年关安若都是在月子中度过,并不劳累,所以安若身体恢复得很好。
脸色红润,身材也不是一味地虚胖,只是微微带着些许初为人母的气质。
同年二月份,马佳庶妃于钟粹宫平安诞下一子,十阿哥身体健康,比之寻常婴儿还要更加白胖,马佳庶妃的心终于跟着小儿无齿的笑意安稳了下来。
妃嫔:" 马佳氏:这个孩子天庭饱满,又养得这样好,我都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妃嫔:" 马佳氏:不过越是如此,这孩子越是要好好养着,对外只说这孩子看着不甚健康就罢了"
妃嫔:" 马佳氏:只皇上和族里知道就好,至于其他嫔妃,能瞒着就尽量瞒着"
马佳氏小声喃喃道
妃嫔:" 马佳氏:相信皇上能理解我的"
她失了那么多孩子,再小心也是不为过的。
//
皇上能理解,却也难免失望,这样养大的孩子大抵是大气不起来的。
却又不敢叫停,因为他也怕这个孩子步了他哥哥们的后尘。
当然其中也有皇帝在康熙十四年已经立了时年不过周岁的嫡长子七阿哥保成为太子,马佳氏的小阿哥和七阿哥相差不过三岁多一些 ,太后聪慧能干,心志坚定也容易起夺嫡之争,因为储位已定,皇帝无论是对安若的儿子还是马佳氏的 孩儿,在一定程度上都没有太过迫切的望子成龙心态。
所以默认了马佳氏对儿子的养育策略,也很轻易地就将安若的孩子舍给了太后抚育宫中。
其中有皇帝对亲生孩子平安的寄望,也有其作为帝王对于储君之位的考量和抉择。
而他对七阿哥的保成的偏心也不难理解,这个孩子出生即为嫡子,又失去了母亲,因爱屋及乌,或者说比起其他孩子,七阿哥看起来更需要他这个父亲的关爱。
同时,当时赫舍里氏的领袖索额图作为领班议政大臣,深受康熙皇帝倚重和信赖。对于三藩之乱,朝中大臣都对康熙皇帝当初“削藩令”实施的正确性抱有怀疑态度,他更是需要群臣之首索额图来稳定局势,掌控朝中大臣。索额图系孝诚仁皇后的亲叔叔,既然皇帝要用索额图,那么也得在后宫做出表示,仁孝皇后已死,只剩下一个嗷嗷待哺的保成小阿哥,那么无论是出于对七阿哥安全的考量还是给赫舍里氏为他卖命吊上足够的诱饵,将保成养在乾清宫似乎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至于这个亲自养育的水分有多高,就只能众人见仁见智了。
其立太子诏书上有言:“以重晚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三藩之乱不足为惧,哪怕我引咎辞职也是后继有人,能保大清江山无虞!
在安若看来,在这场三藩之战中,尚在襁褓中的皇太子确实功不可没,其后皇帝对他的偏心和宠爱又何尝没有这方面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