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代实,通过内景的观察世界,强的可以达到用内景链接现实得到内心想要的答案。
也就是问内景什么问题,内景就会回答。
当然,前提是能承下这份因果。
剑心通明不一样的点是用剑作为内心世界的延伸,不是为了追求世界的奥妙,而是把剑连接上自己的内景,用剑去磨练心灵,促使心灵的升华,在此过程中,内景中有了自己的剑道见解,相当于给内景添加答案。
术士向内景索取知识,剑仙向内景添加知识。
前者要承受因果,后者制造因果。
所以,当剑仙挥剑的时候,就是附带因果的力量,当然,做到这一步还是很难的,现阶段的剑心通明不涉及这一点。
当自身的剑心和剑意融为一体的时候,剑心就能达到无碍的境界,随心所欲的施展剑招,无论攻击还是防守都游刃有余,剑招之间没有任何阻碍,仿佛已经成为身体本能的一部分。
也就是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这么顺其自然。
比如,熊生下来,力气是不断变大的,而且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熊没怎么锻炼过。
再看人这边,只要偷懒不锻炼,一段时间下,肌肉就会退化,体力没有锻炼的时候强,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弱。
究其原因就是,熊本身就是设定是这样的,不管怎么样肌肉就是不断变强。
现在,剑心通明就是更改人的这一点劣根,让剑不断在内景中演化,就算不是锻炼,也能一直变强,但前提是心境的提升。
剑仙,说到底就是人慢慢转化成仙,不管哪一类仙,总是要把自己作为人的缺点进阶,不然仙和人就没有区别了。
可能有人把仙和寿命等同,其实这是不对的。
首先,乌龟也能活很久,但是乌龟是仙吗?
很显然不是,但古代就有人把修炼成道的龟喊做龟仙,究其原因就是会练炁的龟活个一两千年不在话下。
一两千年什么概念?七八个王朝更替,365000~530000个日日夜夜转换。
活这么久,懂得也多,称为一句龟仙也不为过。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以寿命论仙的,而是提升。
剑意带给剑修超强的破坏力,剑心带给剑修看破剑道看破一切,心灵境界的提升。
在古代,这一步才是加官为仙的标志。
古代练气士就是这样走过来了的,筑基不仅要练气达到圆满,也就是实力方面达到要求,更重要的是开通神识,能用神识观察识海,能更加灵敏的察觉到外界变化。
这点和术士开通内景一样,开通内景后能更加了解世界,观察内心。
这是一样的,无论是那条路,最终都是不断提升自己和世界的联系,让自己拥有超越常人的力量,不管是物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剑仙一路这么晚开剑心是有道理的,首先,剑仙不像其他功法一样,开通内景就用起来,而是等自己对剑有了充足的了解后再去开通自己所认为的剑心世界是怎么样的。
相当于在开通内景之前,打下一个以自身剑道构建的框架,然后不断用内景修建,然后再去深入洞察剑道的真谛和奥妙。
综上,杨正标已经很清楚接下来剑仙要走的路了。
理解剑道的深层原理和法则,构建属于自己的一套基础。
然后让心意与剑意开始相互呼应,形成初步的统一。
开通内景,让手中的剑开始通达无阻。
不断演化,最后达到通明之境,此后剑法运用自如。
就像熊一样了,不用锻炼,剑法自动在脑海里计算运转,不断增强。
当然,这需要给内景提供更多的知识,也就是让大脑像ai一样去自动训练这些资料,构建专属剑道模型。
“怪不得世间的剑法书籍这么少了,想来就是有人故意焚书坑剑仙的,把这些剑法都藏起来,这样就算走上了剑仙一路,没有足够的知识,靠着自己摸索,没有点天赋还真是很难走这条路。”
杨正标思考,到底要多少剑法书去训练才能完美走完这一阶段。
没有外部剑法,靠着自己创造思考,时间上是很慢的。
首先,剑法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数代人累积,高手中的高手创造的,而且花费的时间肯定很长。
就算一两年,杨正标也觉得很长,让他一个月创造一本剑法都觉得很长。
这么多年过去了,干嘛非得自己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