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 第217章 她的刀也未尝不利

第217章 她的刀也未尝不利

收购官员、豪绅、大户卖给各地的牛羊肉、牛皮羊毛等。

如此一来,就可间接的刺激各地的商市,让各地的商户招聘人手,让当地的黔首有额外之财。

黔首有了余钱,就会买平时想买但又不舍得买的东西,有了消费,自然能促进各地的经济,增长各地的税收。

而朝廷不仅解决了牛羊过多的负担,得到官员、豪绅和大户家用不到的存粮,解决了离军后勤问题,还可以将牛羊肉制成干粮、罐头,丰富离军的口粮;

将羊毛制成冬衣、暖鞋,解决离军过冬的问题;将牛皮可以制作皮甲,牛筋制成弓弩的弓弦。

这般一举多得的善令,却因那些商户恶意囤积,导致进展不利。

平日也就罢了,商人逐利,本性也,南韵可以容忍一二。

反正这些牛羊迟早要流入商市,她也可以颁布相关政令,促使他们尽快将牛羊流入商市。

但眼下征讨在即,这些商户多拖一日,冬衣、暖鞋、罐头的制成就要慢一日,便意味着将来在西域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要多受一天的冻、多挨一天的饿,多死一些人。

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行军打仗,粮草、后勤为战之根本。

南韵治下的离军何以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战无不胜?

有政思之功,有良将之故,有利器之因,但最根本的是南韵保证每一个将士在战场衣食无忧,不会让一个士伍饿着肚子、受着冻,上战场杀敌。

凡是敢克扣、贪墨士伍口粮、冬衣、暖鞋的人,最重夷三族,最轻都要被判个举家流放之罪。

正因如此,大离的百姓才会从前朝的“好男不从军”到今朝的争相从军,为的就是从军不仅不用再自备口粮、兵器、甲胄,还可以每三日一肉,每月有俸禄,更可以光宗耀祖,改变命运,全家富贵。

闲言少叙,南韵忍着心头的怒意,说:“命,烟雨阁压价,每日递减,具体递减的金额,你与乐信侯商定,要注意分寸,不可影响百姓生活。”

“喏。”

“如果他们还是囤积不售,朕允许你和乐信侯采取非常手段,”南韵说,“西域的冬季比大离的冬季要早,那边的昼夜温差也远超过大离。

朕对你们就一个要求,你们要尽快将冬衣、暖鞋等御寒物资,送到征西大军手里。如果他们有一个人是因为你们办事不力,饿死、冻死,朕拿你们是问。”

谷椁、辛奇忙道:“臣等必尽最大的努力,尽快筹备好御寒物资。”

“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谷椁、辛奇、尉迟靖等人刚走出大殿,南韵便对月冬说:“召巧儿入宫。”

南韵要让绣衣在各郡地散布她颁布换粮令的真实想法,要让各郡地的百姓明白,她的换粮令是为了让百姓们有额外的收入,为解决征西大军后勤问题,从而避免向百姓加征赋税,增添百姓的负担。

她要让那些有意囤积牛羊的商户陷入不义之地,只有这样谷椁、乐信侯在动用手段,逼迫商户售出牛羊时,才能避免那些对她不满的世家、官员、豪绅、大户借此泼她脏水,污蔑朝政,致使百姓离心。

掌握舆论、把控舆论,是武安君教给她的治国手段之一。

而在看过现代的史书之后,了解现代相关种种后,南韵更加确定了掌握、把控舆论的重要性。

她绝不可能让大离在她的治下,如现代历史上的某些朝代,一朝的舆论让世家、官员和所谓的读书人把控。

都说史笔如刀,刀刀入骨,她的刀也未尝不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