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父皇也明白,这开心是用你母妃的自由换的。”
“所以,为了弥补你母妃,朕就将曾经许诺给你母妃的全都尽力做到。
唯一一个没做到的,就是朕无法许她一双人。但是朕却将六宫形同虚设,此生只承认她一个妻子。”
这样虽然看起来对后宫其他人不公,可那些宫里的妃嫔也没损失,她们进宫本就是为了家族,为了荣华富贵。
而且皇后知书达礼,心在中宫大权,只要珺华不动她的皇后之位,她也不会在意这些。
“好事成双,回宫没多久,你外祖和舅舅凯旋,你舅舅还成为朝中新贵,你母妃有了娘家人做靠山,更是没给别人置喙的余地。
之后,你出生了,朕有女儿了,朕和你母妃开心极了。
你再大一点,你母妃想出宫散心,这是父皇曾经答应她的,只要她肯跟朕回宫,她以后要是想出宫,随时可以去散心,只要她还肯回来,只要她不会抛弃我们父女,朕可以答应她的所有要求。
不过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你五岁那年,你母妃从蜀地刚回来不久,就有人弹劾你外祖父家意图谋逆,证据确凿,朕不得不处置冷家。
你母妃向朕为冷家求情,可国有国法,朝中上下都在看着朕,朕要是不依法处决冷家,恐怕连你母妃都保不住。
那段时间你母妃很是伤心,对朕也非常冷淡,朕怕她做傻事,就让人多多关注她,就当朕以为她已经看开之后,她竟然在你生辰宫人放松的那日选择了轻生。
你应该记得,就是那次落水。
她醒后,太医对朕说,你母妃已有身孕,可是身体状况很不好,像是多年郁结。那时朕才知道,你母妃在生你后就患有轻微的产后郁气,而她经历冷家的事,大悲大痛时再次有孕,使她郁气之症加重却无法排解。
所以那次落水之后,她便性情大变,易躁易怒,她说她恨朕,朕为她能好好恢复,听太医的话很少见她,让她安心养胎。
可朕没想到那个孩子刚生下就夭折了,她本就心力疲乏,终是没有办法承受这丧子之痛,于生产那日自戕……”
“自戕……”
盛玥原本想要拿酒壶,却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脱力,就在酒壶要倒下时,晟安帝扶稳。
“宫中妃嫔自戕是大罪,朕不能让你母妃生前不高兴,以后还要承担罪名,所以她的尸身不能让任何人见到……”
“产后郁气……性情大变……”
一切困惑她的所有疑点都在一瞬间被连接起来,时间也和她的记忆完全吻合。
“可是人在那么短的时间真的会变化那么大吗……”
“朕在失去你母妃之后才知道,患上产后郁气对一个丧失希望的女子来说是致命的,她的所有言行都会被那个病带来的情绪所左右。”
“可是……”
“可是什么?难道你认为你母妃是被人夺舍了吗。”
晟安帝无比认真,“朕倒希望是这样,这样她可能就不会死,你母妃还有回来的可能,可世上哪有这样的事。
朕和你母妃是夫妻,是世上最亲近的人,她要是真被夺舍了,朕不可能发现不了。
而且那个处心积虑的夺舍之人,怎么会轻易自杀。”
眼中又浮现出冷珺华手握匕首刺向她自己的画面,他赶紧闭上眼,仿佛这样这些场景就没发生过一样。
晟安帝握紧拳头,用力到颤抖,那痛苦如此真实,仿佛一只受伤的兽。
“所以没有幕后凶手,所以才找不到有关他的一点信息……可是在蜀地发现的那封信……”
他睁开眼,“冷家出事,你母妃又生病了,不少人视她如眼中钉,肉中刺,那些想害她的人花样百出。
如果不是知道实情,当年蜀地的事闹那么大,你以为太后会眼睁睁看着朕维护你母妃吗。
而且蜀地当时确实因为你母妃所推崇的那些闹出了不少乱子,这样做也算是朝廷借那些人的手镇压了。
但你也不用继续追查这封信的来源了,那些小人已经死了。他们敢动你母妃,朕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父皇知道,这些对你来说难以接受。你母妃的死,其实也是朕间接造成的,这些年来,朕一直逃避,甚至还自欺欺人地将责任推到你身上。
是父皇错了,你母妃该恨父皇,你也该恨父皇,父皇没有任何怨言。”
唯一的疑问也被解答,盛玥却感觉不到清晰,只觉得眼前又蒙上一层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