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辨识力:5
协调力:5
鼓动力:4
洞察力:6
决策力:6
影响力:5
威信力:5
……
开会了,第一个发言的是负责内容审核赵娟。
“这些天论坛里擦边的内容越来越多,我这几天整天发愁,不知道尺度怎么把握,”赵娟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比如,有人悬赏打听,城关区哪个酒店约泡比较安全。还有人打听,海东小学校长的家的地址。遇到这种问题真的很头疼,大家帮我出出主意。”
“我个人觉得对待这种擦边的内容应该严厉,马上删除,否则以后就会泛滥,整个论坛到处都是各种鸡做的广告。”一个程序员说。
“我觉得我们审核的尺度应该适当宽松,特别是在初创阶段,如果太严格了,论坛里死气沉沉,就没有人气了。”有一个程序员说。
“我觉得可以对这一些问题的答复进行隐藏处理,不让大家看到答案。”曹晓月说。
“可是隐藏处理的工作量太大了,目前内容审核的就两个人,每天有几千条擦边内容。”赵娟抱怨道。
“能不能把擦边的问题打一个标签,凡是针对擦边的问题的回答,全部隐藏起来?”一个程序员说。
“这还差不多,”赵娟笑着说。
“这样行不行?”曹晓月说,“我们也给每一个注册用户一个按钮,大家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选择对公众隐藏自己发表的内容,只对提出问题的人可见。”
“我觉得也可以增加一个功能,”一个程序员举手,“就是提出的问题只对特定人群可见,或者可以指定某个人活着某几个人回答。”
“嗯!这是个好主意,比如只对好友可见,或者发给特定的个人。”曹晓月对刚发言的程序员竖起大拇指。
“我觉得对于擦边的内容,我们还要有一个防范手段,就是对于回答擦边问题的人进行声明,如果违法了,后果由回答问题的人承担。”一个程序员说。
“对对,比如有人悬赏打听教委主人家的地址,其实是为了故意钓鱼。回答的人就会涉嫌泄露个人隐私。所以他们要对这些擦边的问题进行免责声明。”曹晓月说。
随后,曹晓月把大家七嘴八舌的意见总结了一下:
1、负责内容审核的员工,需要识别有可能产生擦边或者违规违法内容的问题,并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标注。凡是被标注的问题,全部的回答对公众不可见,只对提出问题的人可见。
2、由于提出擦边问题,可能引起回答问题的内容违规违法,需要对回答问题的人进行免责提示,使平台规避法律责任。
几天后,曹晓月又找姜思宇开会,说还是要讨论内容审核的问题。
这一次不是要讨论擦边内容,而是要讨论广告的问题。
只要就是有一些人以发布问题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发布广告。
比如,一个汽修厂故意发布一个问题:“哪里能维修柴油车的三元催化器?”
接着,这家汽修厂便让自己的员工去回答问题:“巍山路65号,友朋汽修厂可以清洗各类柴油车的三元催化器。”
“我觉得这种广告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因为它的提问和回答都是中规中矩的,我们没有办法处理。”赵娟说。
“可是如果我们不处理,最终我们的平台上广告满天飞怎么办,大家每天看不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信息,却被广告淹没了。”一个程序员说。
“可是这种广告我们也无法甄别呀!人家问哪里可以修三元催化器,这个问题有毛病吗?”一个程序员说。
“我觉得除非我们能够判断出来,发问题的人与回答问题的人有关系,如果我们能确认他们有关系,那我们就可以认定这是一个广告。对吧?”一个程序员说。
“嗯,有道理,”曹晓月说,“我们程序组可以思考一下算法,看看有没有可能通过注册用户的信息来判断出他们是否有关系。”
姜思宇坐在一旁,听着大家讨论,感觉压力很大。
主要是因为他们讨论的这些内容,对于他来说都跟天书一般,他以前完全没有听说过。
他从来也没有想到,搞一个会涉及到这么多问题。而且这才刚刚开始,大擦边球的、做免费广告的酒都冒出来了。
看来搞要比搞三文鱼养殖复杂多了,他越想越觉得压力山大!
他花钱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