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不顺利,就多耽误了一星期。现在好了,你们也不用担心,不是传染病。我等会去找辅导员和班主任,当面告诉他们情况。”
西蒙关心道:“什么病啊?花钱多不多?”
郑夺轻轻摇头,表示不用担心,但不说什么病。
西蒙又说:“我不知道你家到底什么经济状况,万一……万一你治病钱不够,可以申请补助,还有捐款。我们都申请了,我是说贫困补助和贷款。如果你需要捐款的话,也是可以的。”
郑夺笑笑,以示感谢,还没开口,就听见彭涛涛埋着头抢先说:“他都有手机的人,还要什么补助?人家有的是钱,你瞎操什么心?名额是固定的,多个人申请,我这种真没钱的咋办?”
话是没错的。
无论助学贷款还是每月的生活补助,都是有名额限制的,原因是因为钱不多,初衷是想发给真正最贫困、最需要的人。
但实际操作中,最终申请下来的人,却经常和真正有迫切需求的人,有很大出入。
这里面,有很大的人情关系因素,换言之,没那么公平。
明明家庭条件还不错,一个月生活费四五百,却拿着贫困补助的额外一两百元钱当零花,下馆子、上网吧,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也屡禁不止。
事是这么个事,但话说这么直,还当着人的面说,并且事情又没发生,人还是一个宿舍的,说者就很让人讨厌了。
不过郑夺不放在心上,如果几句蠢话就能挑起他的情绪波动,那就愧为重生之人,境界太低了。
况且,他也不讨厌彭涛涛。
因为他早就“看”清楚了彭涛涛的成长经历,这种不讨人喜欢的性格、言行,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命运,不是彭涛涛的错。
彭涛涛从小就不具备和别人一样的成长条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也包括其父母自身的文化和教育水平。
在他眼里,彭涛涛只是个可怜的人。
这个可怜人,正为抓住了另一个疯狂逃课的人,而感到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