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恋爱免谈,一心搞事业 > 第152章 想要平平常常,却无处不特殊。

第152章 想要平平常常,却无处不特殊。

郑夺一行人回到国内后,一下飞机,马上就受到了一些领导层面的大人物接见。

有专车把他们接到了别的地方。

因为他们在墨西哥所做的壮举,也算是为国家争了光,需要慰问、表彰并宣传一下。

这件事在过去一星期内,不仅轰动了墨西哥,也在国际新闻中不断提升热度。

经过墨西哥官方的披露和准许,事件的详细报道,才于近两日内,见诸国际上的各大报端。

不过,应当事人(主要是郑夺)的坚决要求,在媒体报道时,绝不曝光照片和真实身份,只说是来自东方国家某著名高校的学术交流者。

人物姓名,一律用化名,各国新闻媒体,用的化名版本也各不相同。

回到国内也一样,无论面对多大的领导人,郑夺的态度不变,能少曝光,尽量少曝光,无论何种形式的宣传,绝不允许出现真实资料。

至于表扬、嘉奖,并不重要,他希望自己能尽量活得平平常常,虽然这很矛盾。

相关部门其实有点不爽。

你不就是“运气好”才碰上这种惊天大案子吗?

不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把犯罪分子给说迷糊了吗?

不就是侥幸活了下来,白捡了一个大便宜吗?

还真把自己当大英雄、世界名人了?

一般人碰上这种荣耀,那是几辈子都修不来的大福报,谁还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啊?

可你这家,伙竟然连国家级的表扬都不想配合,遮遮掩掩,小小年纪,大隐隐于市啊?有毛病啊?

可不管怎么说,不想公布隐私,那是人家的公民权利,必须保护,人家不同意,就只能做最低程度的报道。

最低程度,也就意味着没有渲染,不精彩,无图无真相,还要隐藏姓名和所属单位。

明明是一桩国际性的爆炸新闻,搞得像花边小报似的,小气得像是坐在办公室瞎编的一样。

不爽归不爽,按照相关规定和上级决议,该给的嘉奖还是要给的——象征性地奖励每人5万国内货币。

这笔钱和墨西哥政府给的150万美元(约合1240万国内货币)相比,看似不多,但每人5万,也相当于一线大城市普通工作者两到三年的总收入了。

这奖励的是一种光荣,而不是贡献,毕竟贡献都给了墨西哥。

\/

完事后,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中原大学。

郑夺先去实验室。

他在路上就在考虑,单反相机拿回来该放哪里。这东西目标太大了,放在宿舍的书桌里,既占地方,又不安全。

不如以后就放在实验室,连笔记本电脑也放在那儿,以后就不拿回宿舍了,反正也不会在宿舍里拿出来用。

他问周闻要了一个柜子,只有自己有钥匙,从此就作为他个人的贵重物品保管处了。

再回励志园,一进宿舍,预料中的大惊小怪就扑面而来。

谢伟放下手中的《参考消息》,大叫一声:“哇!你重出江湖啦!我还以为你掉到哪个山崖下面,要闭关十年呢!”

彭涛涛正趴在桌上填一份表格,被谢伟这一惊一乍吓了一跳,一边抱怨,一边抬起头来看郑夺,“你这种积极分子也会逃学啊!一逃就是两个星期,比谁都狠啊!”

郑夺经过他身后,扫了一眼他正在写的那些材料,是助学贷款和贫困补助的申请。

上辈子,他也写过,不过是在瀛城理工。

其他几个室友也都投来关注的目光,问他这两个星期去哪儿了,发生了什么事,还说辅导员和班主任都来找过他几次了。

出发前,他是跟系里请过假的,但只请了一星期,第二个星期,就属于旷课了。

而辅导员桂长松和班主任苏守勤,只知道这个学生很特殊,军训都能不参加,请一星期长假的原因,竟然是出国做学术交流访问,简直匪夷所思。

同时,系领导还说,郑夺参与的是别的学院的科学研究,叫他们保密,别对其他学生说,免得给其他学生造成困扰。

对这样一个宝藏级的学生,他们当然要高度关注。

人丢了一星期,肯定着急。

他们有郑夺的手机号码,但是始终打不通,因为人家换了墨西哥当地号码,他们不知道。

他们也不知道,这次和郑夺一起出国的还有谁,没法联系。

能做的,只有多往宿舍打电话、跑几趟,看看他回来没有。

郑夺面对室友们的疑问,早有对策,他说:“病了,请了一星期假去治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