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恋爱免谈,一心搞事业 > 第262章 死性不改的郁少爷

第262章 死性不改的郁少爷

如果郑夺没被打死,只是重伤或致残,那也起到了足够的泄愤和教训目的,并且事情的严重程度大大降低,警方的调查也更容易止步于此,不再深究。

因为只要短发女的口风够严,那就根本没有更多线索指向深层。

假如硬要置郑夺于死地,那么也简单。

包养男混在那帮技校学生中间,看准时机下手狠点就行,完事了就溜,其他人都不一定弄得明白,致命的一下到底是谁打的。

这些学生仔也是临时拼凑的,并不完全互相认识,指认的时候,都不一定知道何时多出一个人,何时少了一个人。

总之还是,只要短发女守口如瓶,计划就能完美。

然而下午这一架,偏偏被一个律师搅黄了,完全没打起来,这就有点麻烦。

他只好亲自动手,虽然有点风险,但不算太大,小心点,别留证据就行。

警方依旧会第一时间怀疑,是那帮技校学生回头二次报复的结果。

如果仔细调查,把整个技校所有学生盘问一遍,他们全都有不在场证明,才会怀疑到校外人员。

那怀疑的范围就太广了,从何查起?

还是那句话,只要短发女不说,就没线索。

而一个十几岁的女生被人包养的事,她怎么肯说?

她只会一口咬定,称是自己看了最近的新闻,头脑一热,发了花痴,写了情书,然后,要么找暗恋猛男炫耀,要么找暗恋猛男哭诉,至于猛男怎么做,找了些什么人,自己哪知道?除此之外,再无分枝。

这种情况下,虽然无法结案,但这条线索一断,后续的调查也会非常艰难。

警方确实还有可怀疑的对象,但问题是,找不到证据,怀疑也没用。至少,破案的几率会小很多。

这位包养男、跟踪者,所用的手段,就是通过帮他人无中生有一个伤人动机,制造迷雾,来转移警方的注意力,干扰视听、混淆案情,隐藏真正的作案动机和嫌疑人。

这嫌疑人,当然是他自己,但还有另一个人。

郑夺从他的“记忆”中所能“看”见的最后“画面”,就是大白天的,他在家中正做着呢,还放着音乐“快使用双截棍,呵呵哈伊”,然后手机响了,一看来电显示,是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从这一刻起,他的未来就模糊不可读取了。

尽管郑夺无法直接读取他接到这个来电之后的任何情形,不知道他和谁说了什么话,甚至不知道那个号码是谁的,但很容易就能猜到,一定是监狱的号码。

因为在其更早以前的过去中,郑夺看见了另一个人——郁海。

这人是郁海的中学同学,其家境普通,但和郁海的关系一直不错。

毕业后,郁海当花花公子,他就当社会青年,多年以来,还受过郁海不少恩惠,也帮郁海干过不少脏活。

所以,今天的事,不需要多说什么,郑夺用不着听多余的交代,再清楚不过了。

精心策划,事情还是没成,除了焦律师的出现,给了郑夺一些运气,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个包养男自己本事不行。

尽管他费了很多心思谋划,但这案子真的要认真追查到底,最终还是能怀疑到郁海头上,毕竟之前结的这个怨不小,故意伤人或杀人的动机,是成立的。

而且,郑夺出了事,即便警方会因线索不足、证据不足、警力不足而懈怠,但司徒璇可不会。

只要司徒家动用一些人脉关系,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找出幕后真凶的话,这案子要不了多久就能破。

现实就是如此,它经常比文学、影视情节更加魔幻,但几乎从不会像幻想艺术家描绘的那样精彩绝伦。

很多大案其实并不复杂,哪有那么多一环套一环,还处处天衣无缝的高智商犯罪?

环节越多,情节越繁琐,则变数越多,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简单直接,更容易成功。

很多真实案件报道出来,都给人一种“我靠,这都能行!凶手已经蠢到离谱了,但被害人居然更加离谱”的感觉。

至于这位包养男本人的身手,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世上哪有那么多职业杀手?并且个个都像格斗大师或是特种部队精英似的,那是节目效果。

现实中所谓的杀手,绝大多数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普通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埋伏着,手里拿块砖头一拍,任务就完成了。

此时此刻,郑夺面前的地上,就躺着这么一位普通人,他四肢不算发达,甚至有点发福,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