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恋爱免谈,一心搞事业 > 第295章 高塔车间使劲喷

第295章 高塔车间使劲喷

郑夺前往港岛,调查药丸科技时,曾在一名研发人员的“未来”中读取到一项相关技术。

——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使用熔体发泡法结合高压喷流法,制造某些微米级微粒结构的制造工艺。

该技术诞生于十几年后,是那个人转行投身到研发量子点材料的研究中之后,其所在庞大团队开发出的多项世界领先技术之一。

其实这种方法的原始雏形,最早出现在1991年。

当时,美国杜克大学工程系有一位叫富兰克林·科克斯的工程学教授,是研究金属材料的行家。

科克斯利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金属的实验。

他设计了一个石英瓶,把锂、镁、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容器内,用太阳能将这些金属熔化成液体。

然后在熔化的金属中充进氢气,使金属产生大量气泡。

这个过程有点像用小管往肥皂水中吹气,会产生大量泡沫一样金属冷凝后就形成到处是微孔的泡沫金属。

这种泡沫金属能做结构材料吗?

这一点用不着担心。

实验证明,用泡沫金属做成的梁,比同样重量的实心梁刚性高得多。

因为泡沫使材料的体积大大扩张,获得了更大的横截面,因此用泡沫金属制造的飞行器,可以把总重量降低一半左右。

而药丸科技那位研究员在未来十几年后所要参与的研究,同科克斯的实验有着传承、借鉴、延伸与突破的关系。

他们的研究更进一步,有望批量生产出灰尘级别的微型容器。

这正是大荣的下一代新品所需要的。

“科克斯是往熔融的金属液体中,喷氢气,而我们是往熔融的硼酸玻璃液体中,喷氢的同位素——氚气。

“他没有抽真空,我们抽真空;他没有使用高压喷流法,我们加入高压喷流法;他在太空上做小范围实验,我们在地面上做大规模生产。

“本质上是一样的。他得到的是泡沫钢材,我们要的是微米级空心玻璃珠。”

常林祥目射精光,拍案叫绝:“好啊!这都能被你想到,小郑,有你的啊!”

荣祥不是很懂,费解地问:“等一下,那个磕螺蛳……在天上搞名堂,上太空?那得发火箭什么的吧?那是什么成本啊?我们做得了?”

常林祥解释道:“不是发火箭,是空间站。空间站上的重力为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当然好,很多物质在失重状态下都会呈现出地面上不可能有的奇妙性质。但是上空间站,肯定不现实,我们能在地表模拟失重嘛!虽然无法创造出长期的失重,但短暂的一小会儿是可以的。虽然短,能用就行,不停地上上下下地重复嘛!”

荣祥:“怎么模拟?什么短,什么上上下下?”

郑夺:“常教授说的是自由落体。”

荣祥:“自由裸体?”

常林祥:“对!建一座几百米高的高塔,让整个生产车间在里面做自由落体,掉下来,再抬上去,再掉下来。一次几秒钟,喷一下就停,等重新抬上去,再落,再喷!”

荣祥抓抓头皮,怎么听起来这么不正经。

郑夺:“我们大概还会用到离心机。”

常林祥拍手,“对对对,离心机!来来来,我来画一下。”

他从抽屉里翻出纸和笔,当场就开始画高塔车间构造图,一边画,一边念叨:“先按照三百米设计,我算一下,落地时间……不到八秒,那去掉减速缓冲的时间,真正模拟失重的有效时间,估计就四秒钟。再保险点,缩短到三秒钟吧!

“这三秒钟,我们这样……这个机器负责输送高压氚气……这个系统维持真空……那,高压高到多少?真空等级是要低真空、中真空还是高真空?呃——我估算一下啊……”

常林祥兴奋不已,一会儿画草图,一会儿演算,一会儿推翻重来,调整车间的构造和设备的位置。

郑夺提议:“硼酸玻璃中,也许能加入一定量的钠离子,增加导电性。这样,便于我们采用生物电传导技术控制图层的透明程度。放射性氚发光无需耗电,持续长亮,相当于背光,而生物点控制技术,就相当于液晶涂层,能精确到每一个像素点的透光比例和三原色控制。”

常林祥闻声停笔,愣了半秒,“还能这样?对对对,我们一开始,就是朝着生物技术和物理化学结合的方向去的!那你说的这……这就不止是涂料,直接就能液晶屏……不对,是生物氚光屏了!”

郑夺补充说:“而且耗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