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夺2004年提前毕业离校,八年后重返母校,此事一经传出,全国媒体蜂拥而至,学术圈、科技圈、文学圈的无数大人物们,把学校里外堵得水泄不通。
在学校的名人堂里,在摄像机和闪光灯前面,郑夺握着张校长的手,笑着问:“我是不是不该来?常教授说,这次握了手,您就要退休了。”
张校长激动地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再不来,就算我想老死在岗位上,人家也不让了!”
从名人堂转移到大舞台,大舞台同时也是大礼堂。
校领导和媒体们要求郑夺讲两句,他就真的只讲两句。
第一句是:“我叫郑夺。”
纯属废话,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句是:“我今天没什么要说的。”
台上台下全傻了,想要解读都没法解读。记者们纷纷拿出iphone,说:“嘿,Siri,郑夺刚才的这两句话,怎么扩充扩充,解读解读?”
Siri:“对不起,这个问题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但我听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您不妨试试重复重复再重复。”
也有人拿出某国产手机,打开文思助手,用语音下令:“郑夺在访问母校的演讲上说:‘我叫郑夺,我今天没什么要说的。’把这两句话给我扩写成八百字的新闻报道,要求感情丰富并且有思想深度。”
话音落下,不到十秒钟,文章马上就生成出来了:
“标题:郑夺:低调的巨星,荣誉背后的谦逊与深邃。
“郑夺,这个名字在当今的科研界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凭借独特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在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赢得了多项诺贝尔奖的殊荣,被誉为人工智能教父和生命科学新星……
“作为郑夺的母校,一个培养了他成长和梦想的地方,中原大学今天再次迎来了这位杰出的校友。他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些充满憧憬和期待的年轻面孔,他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讲,没有炫耀自己的成就,只是淡淡地说出了那句令人深思的话:“我叫郑夺,我今天没什么要说的。”
这句话似乎透露出了郑夺的谦逊和低调,但仔细品味,却能感受到他内心的丰富和深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声音和观点包围,有时候,沉默比言语更有力量。郑夺选择在这样的场合沉默,也许是在提醒我们,要学会在喧嚣中寻找自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的沉默,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的思考和自省……
“他的演讲虽然简短,但却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追求科学、服务人类的信念和决心。”
八百字的小文章,轻松搞定,使用文思助手的记者,云淡风轻。
另外,一批学生代表在下面疯狂地欢呼。
一些大方活泼的女生们喊:“郑学长,我要给你生猴子!”
一些男生们喊:“郑学长,我每年都拿郑夺奖学金,我发明了能自动计算日期的智能安全套!我能到你的公司某个职位吗?扫地都行!”
所有的仪式、采访、互动都结束以后,张校长把郑夺请进校长办公室,关起门来,就他们两个人慢慢叙旧。
张校长沏茶,郑夺帮忙洗涤茶具、擦洗茶盘,像两个不分长幼的老朋友。
“别人都是靠诺奖给自己的一生正名,你却接二连三、家常便饭,倒过来,是诺奖因你的存在而增光添彩,母校也一样!郑夺,感谢你为母校,为全社会做出的贡献!”
郑夺意味深长地笑笑,开玩笑一般地说:“校长,假如……我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恰恰是毁了整个世界呢?”
张校长的笑声和手上的动作都顿了顿,沉思几秒钟之后,继续倒茶,问:“你是指AI会全面取代人类,甚至以后还会反过来奴役人类?”
郑夺摇头,“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无论将来AI多聪明、多发达,它都没有奴役人类的必要,大概也没有那个能力。我说的是,世界的真相如果被揭开,可能会带来史无前例的不平等。”
“哦?什么不平等?难道是像《三体》里描写的那种生存权不平等?”
郑夺点头,“差不多,但比那个程度更激烈。其实拿《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楚门的世界》来举例更恰当一点。但是,这些电影也忽略了另一个值得讨论的层面,就是出去的人,会对留在里面的人做些什么?”
“《楚门的世界》?”张校长似乎自动忽略了前两个例子,而更在意后一个,因为《楚门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