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洛进了场后,过去和凯子哥打了个招呼,算是感谢一下之前《我们俩》时他的帮助。
凯子哥因为出场顺序被安排在周洛之后,心情大好,脸上带着笑。
陈红也和周洛说了两句客气话:
“周导真是年轻有为,北电的天才导演的名号我早就听说了,今天终于有缘得见。”
“陈姐你这‘大陆第一美人’我也是第一次见,没想到不仅演技了得,转型制片也是信手拈来啊。”
周洛也商业互吹了一下,随后返回了座位,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
戛纳的开幕式还是一如既往的短,一个小时就完事了,随后直接放起了开幕影片:
西班牙与法国合拍的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这部电影也是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热门。
剧情很简单,女主马努艾拉是个单身母亲,带着儿子独自生活在西班牙巴塞罗那。
从小她就告诉儿子,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不过其实并没有。
她的儿子是个文学爱好者,最大的梦想是成为小说家,他随身带着本子,走到哪写到哪,本子上写满了对父亲的想象和思念。
儿子生日那天,两人在去剧院看舞台剧,儿子为了帮母亲要女主角的签名照,追车追到了马路上,出了车祸当场死亡。
为了完成儿子想见父亲的遗愿,马努艾拉踏上了前往马德里寻找孩子生父的道路。
孩子的父亲倒是找到了,但是他现在已经是个变态女装癖,马努艾拉受不了这个打击,回到了巴塞罗那,寄居在贫民窟。
碰到了形形色色不同遭遇下的女人,有些还是变性人,她们的共性就是都在遭受情感折磨。
这是一部酷儿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关注“LGBT”的电影,在欧洲这个版本更新快的版本很受欢迎。
反正女性观众很吃这一套,放映结束后鼓掌声不断。
第二天晚上,《掮客》和《荆轲刺秦王》的首映差不多同时进行。
尊龙果然说到做到,拉来了大卫柯南伯格来参加《掮客》的首映。
周洛代表剧组上去欢迎了两人,引导他们坐下。
随着灯光暗下,银幕亮起,《掮客》的放映正式开始。
“周的电影总有这个乌龟图案,这个logo很有创意。”
“安心看电影吧,别说话了。”
开局几分钟的无台词演绎非常惊艳,镜头运用方式让大卫柯南伯格连连惊呼amazing!
直到五分钟后,冯远征开着车停靠在裁缝店旁边时,‘掮客’这个片名才出现。
掮客两个字出现在画面右下角,中间以细细的白线相连,看上去就像囚服上绣着名字的位置。
《掮客》与这个年代的电影不同,主要是通过镜头语言和细节对话塑造人物:
下坡和上坡的场景转变象征着俞飞红的人生;
冯远征熟练的针线活,对洗衣机的陌生,还有那辆破面包车就是在告诉观众,他已经被这个世界淘汰;
辛柏青对俞飞红的理解就在透露着他曾经也是那个被遗弃的孩子;
下雨时景恬打开窗户暗示这一群人洗脱过往的负担,开始新的人生。
入狱多年,被社会和家庭抛弃的父亲冯远征;
从小被丢弃,长大依旧孑然一身的辛柏青;
被妈妈桑养大的杀人犯妓女俞飞红;
结婚多年事业无成,没有孩子的中年女警蒋文丽;
以及无父无母在福利院长大,一心想要一个家的孤女景恬。
身份各异的几人围绕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最终来到了周洛修改后的故事结局。
冯远征为了拦住来抢夺孩子的黑帮熟人,选择自己带他去偏僻处杀掉对方后淡定自首;
收养了婴儿的刑警蒋文丽变成了派出所巡警;
俞飞红提前出狱,为了孩子不当杀人犯的后代,选择在外打工不去见孩子;
独自一人承担买卖婴儿罪名的辛柏青在四年后出狱,一起找到了俞飞红。
唯一带点治愈的戏份则是景恬,她被警察送回到了福利院,幸运的被剧中的李大白夫妇收养;
辛柏青出狱后依旧开着那辆破面包车,和景恬俞飞红一起去探望冯远征,车上留着几人的全家福。
(原剧情里男主和男配都是跑了的,那么写实在有点挑战观众底线了。)
放映结束,放映厅内掌声雷动,周洛带着剧组成员上台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