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啊。”
“你有没有兴趣让洛书影视一起出资,成立新的西影股份有限公司?”
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前世正常情况下,2000年西影厂改制之后的名字,由西影厂占主体,七家公司投资而成的新公司。
“厂子肯定是要保持百分之五十一以上的绝对控股的,然后两家本地投资公司和中影都占一点点,合计百分之九。”
“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就是留出来吸纳社会资金的部分。”
前世这个百分之四十是由一家上海的投资公司拿到的,不过后来母公司破产,由华艺兄弟接手,成立了西影华艺电影发行公司。
周洛当然有心接下这个盘,不过他也不能当冤大头,所以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张厂长,你是我的长辈,我就直接问了。”
“这个西影股份有限公司,估值是多少,这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我需要出资多少?”
张培民叹了口气,说了一个数字,并不夸张。
“算上地皮和厂里的所有设备什么的,一共估值是七千万。”
“这还是因为厂里这两年投资你的电影有盈利,不然可能也就是五千万。”
“这个是我和童钢请教过的,李厂长的事情不能再重演了。”
西影厂在90年代换厂长以后是连年亏损的,各任厂长的任务就是内部改革,减少亏损。
吴天明是第三任厂长,第四任厂长叫李旭东,现在基本已经查无此人了,不过他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的副厂长,李旭东属于橡皮图章,真正的常务副厂长叫童钢,当时的西影厂发行全靠他东奔西跑。
《大话西游》在遭遇票房滑铁卢之后,正是他到处跑发行,推向市场,最后实现了口碑和成本的双丰收。
童钢也因为这段时间的出色工作被调回了中影,01年上任中影总经理、党高官兼任电影局副局长。
而03年,童钢正式上任电影局局长,可以说是电影界的顶头上司。
而张培民和他前后脚上任,01年主导西影厂改制之后上任光电总局,任电影局副局长。
“童钢跟我说韩山平非常看重你,想把你和中影绑定。”
“这我还能让他韩山平抢了先?”
“所以就有了这次申请试点的事情。”
“只要你点头,我可以做这个主,算是我离开西影之前为厂里做点事情。”
张培民看着周洛语重心长的说道:
“周洛啊,我可以算是看着你从一个大学生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你能拿到这个成绩不容易。”
“你放心,到时候我和童钢都是你的后盾,希望你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这和今天我们说的事情无关,就算你不愿意入股,这个承诺依然有效。”
周洛听了张培民这番话心下大定,不枉自己烧西影的冷灶烧了两年,终于有成果了。
这下过两年哥们就是传说中的‘上面有人’了,正副局长都是自己的后台,还有谁?
虽然张培民口中说周洛接手与否都不影响,不过周洛肯定要接啊,这不接是傻子。
西影厂算上地皮设备估值还这么低,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算是这两年投资周洛电影能赚回一些投资,不过之前挖的坑实在太大。
西影厂现在大略可以分为三类人。
第一种是去京城自谋生路的,比如之前周洛招揽的班底。
第二种是早早买断工龄或者退休的。
第三种是人虽然在岗,但是已经处于磨洋工等退休的。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要从八十年代说起。
建国后各大电影厂都初步完成了电影工业化的体制建设,到了八十年代,进一步通过大国企的优势,建立了现代的电影工业化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北影厂,也不是西影厂、上影厂,而是长春电影制片厂。
除了魔都电影制片厂之外,其他所有国营制片厂都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援建的。
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翻开我朝其他国营电影厂的元老名单,你就可以发现一个事实:
这些电影厂的原来都来自于长春电影制片厂,组织架构也脱胎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八十年代的电影市场繁荣持续了差不多十年,到了九十年代,我朝遇到了五十年代好莱坞遇到的问题。
电视的价格降低,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对电影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电影市场萎缩。
国营电影厂是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