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旧地重游,睹物感伤,深夜失眠,伊人难忘。主歌将故事准备好,情境也搭造完成,副歌当然要借此抒情,背景音乐起。
《东风破》就是这个背景音乐,是真听到了,还是为情造境并不重要。
反正这首歌的主人公的确听到了,也就是《东风破》里的人听到了《东风破》,这是个死循环啊。
“岁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风化的墙皮可以,所以说“岁月在墙上剥落”。
但高手不能光写到这,墙皮剥落后,透过墙上缺口竟然能看到小时候,空间和时间联系起来了,也解释了什么叫“岁月剥落”。
过去固然美好,但也一去不再来。或者说,因为不可再得,它才美好。红色的枫叶灿如晚霞,但深秋过后就会凋落,就如短暂的晚霞和这故事的结局。
........
第二首《青花瓷》
《青花瓷》的歌曲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意境优美。搭配文山的歌词,既描写绘有牡丹、锦鲤、仕女的青花瓷,也暗用了青瓷'雨过天青云'这句诗。
从为青花瓷作画上釉,逐层转境描绘女子的丰姿,细腻的文笔让美女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蕴含千年后再相遇的期待,点出女子永恒的美,如传世的青花瓷,可以欣赏、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全篇描绘女子的意象从无到有,由静态到动态,均以景寓情,使女子的美显得隐约而缥缑,作者善用转化、譬喻修辞,协韵疏淡而悠长,让全首词洋溢着清韵典雅的情调。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场毫无征兆的朦胧烟雨,加以刚刚好的温度和湿度,方能烧制出极为稀有的上等的天青色汝窑瓷。
我遇到你,大约已经花光此生所有的运气。可我还贪心地想再见你一面,所以我只能悄悄把这份期盼刻在瓶底,就当为我们再次见面伏笔。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月色只是水中倒影而已,怎么能被打捞起来呢?如同我和你的结局,我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可是你如传世珍宝一般素雅永恒的美长留我心。
我对你的思念绵绵无绝期。
我在等你,我在等你。古朴,淡雅,恒久暗涌的情绪太美好太戳人了。
......
第三首歌《断桥残雪》
“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永远也看不见凋谢。”
曾经像枯叶蝶寻觅花朵一样围绕着你的我,早已经从你的身边销声匿迹。不过也好,你在我记忆里还是最初的那个模样。你是否不再雪白纯洁,我也无从知晓。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我们渺小而又短暂的相遇如今宛若隔世,你的生活宁静,美好。而我在凄冷的雪国里,心如同荒野一般沉寂。我猜你或许已忘记我,更读不懂这种恍如隔世的落差。
“梅开时节因寂寞而缠绵,春归后又很快湮灭。”
相遇的那年,你我正是容易心动的年纪。白雪般纯洁的外表和内心,引得我缠绵于你。但很快便回春,就像春光融化掉白雪那般,我们也互相湮灭在彼此的心中。
“独留我赏烟花飞满天,摇曳后就随风飘远。”
但我的心身处荒野之中,难免还会想起你。就在最后一次见你几个月后的那个雪天。我独自一人抬头望着雪花,一片片的飘出我的视线,消失在苍茫的天空。
“断桥是否下过雪,我望着湖面。”
这座残破的桥是否也曾因有雪落下,而被装饰的洁白无瑕?我望着湖面,好奇着桥的过去。
“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融解。”
岁月荏苒,当我们的故事从两年变成四年,六年前的如今,我回顾那些往事,一阵虚幻感蔓延在我的心中。
我呆望着水面,当好不容易抓住曾经萦绕在我耳畔的你的声音,一阵寒风吹落枯叶,掉入水中明月泛起的波纹又很快把我的思绪溶解。
“断桥是否下过雪,又想起你的脸。若是无缘再见,白堤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