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龙的后勤通道,已完全畅通无阻。
现在郑州到济南之间,他们还将驿站恢复。
三十里一驿,送情报,就算走夜路也有保障。
这些事,除当地官府,主要是徐蕾和一些文官的功劳。
赵九龙抽时间,搞了个表彰大会。
没好意思表扬徐蕾,将赵宣和抬出来,狠狠大赞一番。
“以后赵大人管政,我只管军。”
这话一出,全惊呆。
赵九龙现在是军政一把抓,对于重文轻武的大宋来说,管军远没管文的权力大。
赵九龙将大半的权力,交给赵宣和?
反对的人很多。
“我们只服九爷,赵大人虽不错,让他管政还是太难了些。”
“就算徐小姐管政也好,为何要交给赵大人管?”
赵宣和自己也不好意思:
“我辅佐即可,没必要管那么多。”
赵九龙暗自为那些反对的人急,嘴上不敢说出来。
他不得不表明态度,慢慢将权力交给赵宣和。
“有必要,我对行政方面并不熟悉,远差赵大人。这事就这么定了。”
赵九龙很有当昏君的潜力,他安排的事,到最后几乎都是搞一刀切。
让大家想不通的命令下达,赵宣和成了京东东路的安抚使。
赵九龙降为第二把交椅。
事后,赵宣和找到赵九龙: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不与我商量就下这样的决定?”
赵九龙太过反常,赵宣和已对他起疑。
“你马上要当太上皇了,现在不推你起来,以后大家会怀疑。”
这理由够充分,赵宣和问:
“你就不怕我装不像?”
“你的本事,我不担心。”赵九龙正色道:
“但我们以后,还是要还政于赵氏皇族,必须救出至少一位皇子皇孙。”
赵宣和被赵九龙感动到,若非这话,他可能还会有些想法。
“你现在的实力,已能自己称帝,为何非要拥立赵氏皇族?”
赵九龙猜到,这话赵宣和早就想问。
不给赵宣和一个交待,他可能以后都不放心。
“你我情同叔侄,我不瞒你。我爹在临终前曾说,他是抱养的,我们的祖上是太祖一脉。”
赵九龙离去,赵宣和还在发呆。回过神后,惊喜道:
“难怪,我看到他,总有种很亲近的感觉。”
赵宣和暗中派人去查,毛都没查到。
赵九龙将身主那一族害惨,被金国杀了个精光。
……
赵九龙来到大厅,徐蕾和李如意几女,正在商量大事。
“赵大哥,我和姐姐商量。以后每个州府,可设一位女官,主管婚配。”
“不一定只管军中,民间也可以管。”
赵九龙自降为二把手,两女的胆子仍很大,这种事情也敢商量。
赵九龙来到两女身边,也不管有小兰飞月在场,将她们抱住:
“步子还可以迈大点,以后女子也能科举,当任何官员。”
几女惊呆,李如意担心:
“古今从未有如此规矩,其它人绝不会答应。”
这时候的女人,还未受朱熹等人思想的迫害,并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但当官就别想了,武则天时期虽有女官,都没得到考科举的资格。
“不用管他们,现在相当于重建国,正是改革的大好时机。”
小兰十分心动,她对自己的文化颇为自信,也想去试试:
“九爷这革改得好,只是现在赵大人是刺史,他会答应吗?”
赵佶那边赵九龙不担心,赵佶的思想并不保守:
“你们和他说,说不通我再去说。明日我准备去汴京一趟,看有没有机会。”
徐蕾看向李如意:
“姐姐熟悉汴京,可以一起去,说不定能帮些忙。”
李如意没推:
“现在汴京太过杂乱,我们去那里,真有机会?”
赵九龙笑道:
“这种事,越乱越有机会。现在完颜阇母想必已满头包,无暇顾及城内。”
……
王彦与赵九龙联合之事,已传到汴京。
现在的完颜阇母,的确已焦头烂额。
八字军在攻许州,并已成功切断许州几千金军的退路。
刘彦宗派人送来信,完颜阇母一脸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