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已快攻到博州地界,博州现在虽有两万几千守军。
有不少兵将,是从其它州县退来的败军,士气十分低下。
要想打退数万士气正高的金军,完全不可能。
棣州兵马更少,只有六千人。
博州和棣州与南边的联系,已被赵九龙阻断,根本不可能等到援军。
他们商量,只有投赵九龙,才有活路。
派守将江章仁来联系,希望赵九龙能派兵支援。
赵九龙还想让河北的宋兵抵挡一段时间。
等他将南方收拾掉,再来对付金国。
这次虽是人家求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赵九龙懂:
“明日我们进宫再议。”
汴京朝殿,人逐渐多起来,声音也越来越洪亮。
江章仁说出那边的情况,大家吵翻天。
“他们以前干什么去了?现在才想到投我们?没必要派兵支援。”
“若那几州有失,很快会轮到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赵宣和又喜又愁。
“九龙,此事你怎么看?”
朝堂人多嘴杂,有些事赵九龙不好说。
散朝后,他将几个大臣,招到赵宣和的御书房。
“我认为,救可以救,但要他们退到棣州去。”
“棣州?”赵宣和有点舍不得:
“既然要支援,为何要让他们弃城?”
赵九龙也没办法,现在他们在青州等地的兵马加起来,也没金军多。
博州那边还有不少是败军,还得花时间忽悠一下,提升士气。
“防线太长,容易被金军各个击破。若是退回棣州,能和青州形成犄角之势防御。”
还有不少好处,再后面就是他们的大本营济南府,能得到济南府大力支持。
牛皋附合:“王爷说得是,背靠京东,与青州互依。凭那里的兵马,防守应该没问题。”
郑必宽问:“就算撤到棣州,凭那些败军?不一定能守住。”
“可以将那些兵,打散到我军中。”
赵九龙的军队,从未打过败仗。论士气,比常胜的金军更盛。
就算打散到他军中,他也不怕拉垮士气。
赵九龙已发话,赵宣和再无考虑:
“此事,就按九龙的办吧!”
赵九龙没客气:
“牛将军,你再带三千骑,去棣州助战。到那里后,必须让他们交出指挥权。”
牛皋有点激动:
“我们那一千重弓骑已训练有一段时间,要不要将他们带出去试试?”
赵九龙点点头:
“将他们带上吧!战斗是最好的训练。”
那边的将领,赵九龙不放心。将大将牛皋派去指挥。
只是那里人生地不熟,万一对方不答应?他们会白白损失几万兵马。
当天,赵宣和两人,在皇宫高规格款待江章仁。
赵宣和先是将江章仁全家问候一遍,问得对方感动不已,再说出他们商量之事:
“江爱卿,若是为了大局,让他们撤到棣州,他们会不会答应?”
这事江章仁倒没意见,反而巴不得如此做。
江章仁是棣州守将,全撤到棣州来,那里更安全。
“这事不一定,博州守将秦战,曾说要与博州共存亡。”
这种口号赵九龙只是听听:
“那秦战如何?”
江章仁对秦战颇为佩服,说秦战是个难得的人才,武艺勇冠三军。
对大宋也很忠心,在当地名声也很不错。
就是太连固执,要他不战而逃,难度很大。
两人对望一眼,为难了。
这样的人他们现在不想要,他们现在需要的是贪生怕死的人才。
赵宣和将自己当成大神:
“若是朕下令,让他撤回棣州,他会不会听?”
江章仁和秦战并不是很熟,这种事,他不敢乱说。
“臣实在不知,臣听说,这次是博州刺史吕范提出投皇上。秦将军并不是很乐意,他以前忠于临安那边。”
赵宣和有点急了,明面上是那两州求他们,实际上正好相反。
就算没那两州,金军同样要打过来。
要是那两州的人投降更麻烦,他们会迎来灭顶之灾。
“九龙,这事如何是好?”
赵九龙思来想去,他们谁写信,只怕都不好使。
“明日我亲自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