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紧急,赵宣和舍不得也没法:
“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你得快去快回。”
赵九龙已打定主意,去博州跑一趟。去前,还有不少事情处理。
赵九龙将张孝礼几人带进宫。赵宣和要直接授予他们官职,几人没答应,赵宣和反而被张孝礼说了一通:
“皇上现在掌国,切不可偏袒任何人。这次科举人不少,一旦传出去,会带来极坏影响。”
赵宣和虽大赞张孝礼一番,有点为他们担心:
“九龙,万一他们考不上?”
“不会吧?”赵九龙不加多想:
“他们是名士,都是些人才,怎会连科举都考不上?”
赵宣和知道赵九龙这方面是外行,给他举出不少例子。
杜白杜甫的才学够牛了吧?一辈子都没考中进士。
赵宣和还有一事没说,当年他为了试试自己的水平,悄悄参加过一次科举,结果名落孙山。
“有才学,考不中进士之人比比皆是。你搞的这种题型和评分倒不错,但也不能保证他们能中。”
“看来那些试题也要改革了,”赵九龙叹道:
“到时再看吧,他们实在考不中再想办法。”
……
徐蕾的辛苦又白费了,她已将大婚前的所有东西都准备好。
结果赵九龙又要开溜。
“赵大哥,我也去,那一带我熟悉。”
赵九龙苦笑:
“我这次,只怕那些骑兵也等不得,快去快回。”
徐蕾和李如意都闷闷不乐,没成婚,她们连小孩也不敢怀。
现在金军快打到京东来,徐平也没时间来京。
她们的婚礼,又不知要耽搁到什么时候。
赵九龙倒想得很开,将两女搂住:
“我们都还年轻,没必要如此着急。成婚之事,待忙过这阵再说。”
李如意说出一事:
“刚才那些金使又派人来找你,说有要事商量。”
“暂时不用理会他们,你们可以带我做些事。”
李如意紧张了,赵九龙让李如意,暂时代他负责与金使谈判。
套路两女已熟悉,只是操作上还很生疏。
“这么大的事,我怕做不好,赵大哥为何不交给朝廷那些人?”
朝廷各有事情做,有能力做这事的人,不比赵九龙闲多少。
“没事,只要守住我们的底线。就像钓鱼,让他们不至于溜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