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赵九龙可随意填。
这样的放心,怕也只有赵九龙才能享受到。
赵宣和现在是皇帝,他的威力远远大过王彦。
要辞官的毕安,将圣旨接过来。
圣旨上将毕安大夸一通,说他虽身在曹营,不忘忠义,力劝叛军弃暗投明。
那些叛军已无可救药,但皇帝很仁慈。
希望毕安能助他们一臂之力,投过来,和平解决太平州的事,大家都可以少死些人。
至于事后封毕安什么官?圣旨上没写。
毕安这种人并不好当官,没必要写。
毕安经过短时间的思想斗争后,捧着圣旨跪下:
“臣愿为太上皇尽忠。”
“毕大人快快请起,”现在大家都是自己人了,赵九龙不客气。
“我们商量一下,如何和平解决这些叛军。”
毕安有些为难:
“我已向苗傅辞官,若继续留在这里,只怕他会起疑。”
“不要紧,你辞官,是因为不得志,得志了就不会辞官。”
毕安不愧是谋士:
“赵大人的意思,想办法让我重获重用?”
赵九龙点点头:
“现在叛军中,对我们最有威胁的人是谁?”
“劳更年,”毕安想也不想说道:
“劳更年很得苗傅重用,此人很小心,分兵守两城,也是他的主意。”
劳更年很聪明,知道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
将刘正彦分出去,还有些好处。
可与宁国府形成三点防御,互相支援。
避免人多心杂,被敌人从内部攻陷。
还有一点最重要,费城在他们前面。
杨庆林来攻,先要攻下费城,才能攻他们。
这样的人,能得苗傅重用很正常。
“我们先解决劳更年。”
赵九龙解决劳更年的方式很粗暴,他说出来后,将毕安惊得目瞪口呆,直接被毕安猜到他的身份:
“你、你莫非是义王爷?”
“他哪是义王爷,”徐蕾一听糟了。
毕安虽投过来,赵九龙的命太值钱,谁知他会不会反水。
“他叫赵运,运气的运,是皇上派来的钦差。”
运不运气毕安都不相信,说出他的理由:
“这样的计划,天下只有义王爷才能想出来。”
“你说计划的事?”徐蕾的脑袋越来越灵光:
“我们就不瞒你了,这计划是义王爷帮我们想出来的,他现在也在建康。”
毕安恍然大悟,信心十足:
“有义王爷在背后主持,我们定能和平解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