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取消这些?”
赵九龙刚才只提议取消,没说原因。待大家表完态,他才开说:
“我们先说避讳,每个皇帝按两个字避讳。若是我大宋千秋万代,以后还能有几个字可用?”
大家陷入沉思,赵九龙说的这些都能听懂。
比如现在赵佶叫赵宣和,以前的佶不能用,现在的宣和大家同样不能用。
佶字倒没什么,特别是和字,大家说得太多了,一不小心就得犯忌。
一旦被有心人上告,就会吃牢狱官司。
还不止是皇帝,许多朝代连皇后、亲王这些的字都得忌。
“义王爷说得是,”虞允文附合:
“每一代都要避讳一些字,以后大家能用的字越来越少,对朝廷教化万民也不利。”
逐渐有一些人出来赞同,没一个能找到理由反驳。赵宣和宣布:
“即日起,大家再不用避讳。”
避讳是小事,大家全看着赵九龙,想看看他如何改变连皇帝都不敢提的事。
“大家以为,我们为何会有靖康之祸?”
大家呆住,赵九龙没解释他的取消,反而问这事?
这些事,一些武将很乐意回答。
“皆因天下贪官污吏太多,朝中又有蔡京、王黼等大奸臣把持朝政,始有其祸。”
回答的人虽不少,没人敢说赵宣和的不是,赵宣和脸色有点发红。
赵九龙也没找不自在:
“大家说得不错,大家觉得,这些人,是文官的贪官多,还是武官的贪官更多?”
“文官,”周游一句说出:
“蔡京、王黼那六贼,有谁是武官?武官虽也有贪污之辈,比起文官?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赵九龙高看了周游一眼,周游一直在京为禁卫将军,说话的水平也高了。
这些事文官无法反驳,文官的贪官,大家可以举出一箩筐。
武官的贪官,远远少于文官。
“为何文官的贪官,远远多于武官?”
大家又呆住,一时没人敢接,岳飞激动站出:
“皆因朝廷规定不杀士大夫,才使他们有恃无恐。若无此规矩,就算仍有贪官,绝不会有如此多。”
赵九龙点头附合:
“人心是很难满足的,就和教育孩子一样。你一味惯着他,并非是对他好,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
“若能严加管教,他就算不能成为有用之才,至少很难成为害群之马,大家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