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军问:“你们说这个项目有些问题需要沟通。据我所知,你们的方案还没有交给我们,我不知有何问题是需要沟通的?”
郑建军的秘书端了两杯水进来后离开了。郑建军问:“你们说这个项目有些问题需要沟通。据我所知,你们的方案还没有交给我们,我不知有何问题是需要沟通的?”
陈颖一听,心说坏了,忘了将方案带来了。出门时她将已经打印好的方案放桌上忘了带上了,她求助地看向sky。
与陈颖不一样的是,sky将打印出来的方案和图纸带了出来。在接到陈颖求助的眼神后,他立即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这些资料,递给郑建军:“郑总,这是我们根据贵公司的平面图纸做出的方案。方案里面,特别是平面图,我们都注明了问题,郑总,您先过目一下,然后我们再跟您做下说明,也说说这些问题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郑建军愣了下,他没想到sky会将方案带来给他,他接过sky递过来的方案资料。他没有看,而是直接将资料放到了桌上,皱了下眉头,面无表情的说:“你们这样做,可是破坏了规则了。”
郑建军说的规则是他们给出平面图纸,各家竞争者根据所给出的平面图,结合要求,先将方案提交,待他们从这些竞争者中先出较为合适的方案后,再做进一步的沟通。这也是为什么陈颖不怎么愿意在方案还没提交的情况下找郑建军。
郑建军没想到陈颖竟然坚决地摇了摇头,说:“郑总,此话差矣。第一,方案我们带来了,也交到了郑总您的手上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违规。第二,郑总,您还没看我们的方案,怎么就知道我们的方案就不合适呢?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并没有破坏规则,只不过是我们采取的方式与别家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瞧你这么说,确实是没有破坏规则,只是提交的方式不一样”郑建军说,“你就那么确定你们的方案会是我们想要的,或者我会选择你们的方案?不然你们怎么会想到来与我沟通问题”郑建军问道。
陈颖为难地将头发顺到了耳后:“郑总,我们不确定我们的方案是贵公司想要的,也不确定贵公司一定会选择我们的方案。那是因为贵公司的要求与给的平面图纸,与实际情况将会有很大的冲突。所以我们目前所设计的方案,就不见得符合贵公司的要求了,也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我们今日的到来,来跟郑总沟通贵公司这些实际的问题。当然,郑总您可以拒绝我们,也可以让我们失去这次竞争的机会。”
陈颖把话说得那么的直白,这让郑建军和sky都有些意外,不过陈颖说的确是事实。这让郑建军想起《光明日报》曾公开发表过的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经过实地的考察,单凭一张平面图纸,就得出一份正确,或是符合实际要求的方案来,那简直就是纸上谈兵,不是实事求是。郑建军当初这么制定规则,就是想看看是否有人跳出来指出这一问题的错误所在。
郑建军叹了口气,显然陈颖的话让他不再坚持什么了。他转头对陈颖说:“奇了怪了,之前我怎么没发觉你这么能说会道。看来古话说得没错啊,真人不露相呀!要像你们这么说话,你们想怎样?”
陈颖知道此时的郑建军已倾向于自己这一边了,于是她说:“我们需要到现场去勘察。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我们不知道现场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怎么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方案来。所以我们必须到现场。”
郑建军看着一脸坚定表情的陈颖,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被他放在一边的德丰公司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刚才sky递给他的那份方案书。看着封面,不知道郑建军思考些什么问题,好像没有听到刚才陈颖说的话一样。
sky和陈颖对视了一下,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郑建军在想什么,场面显得有些尴尬了。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郑建军翻开了方案,大概粗略地看了几眼后,将方案书放下,叫来了秘书,在秘书耳边嘀咕了一下后,秘书转身离去。
郑建军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放下杯子后,对陈颖说:“一会儿我们信息部的主管过来,有什么样的问题,你们说一说。完了,如果有必要的话,我让他带你们去走走我们整个项目。”
郑建军话音一落,陈颖和sky一脸的欣喜立即表现出来,知道到实地勘察这事儿已基本成了。陈颖连忙笑着说:“好的。那一会儿就让sky来说一说这方面的问题。他可是我们的技术总监,做过很多大项目的,这方面的经验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