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正当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下边来了一队人马,“上边的人听着,三关总兵左都督周遇吉的夫人到了,速速报告皇上。”
朱由检一听就愣了一下,接着大喊,“军兵,军兵,准备放箭,下边的是流贼。”
守卫正阳门的军兵并不多,大家听到朱由检的命令立刻张弓搭箭瞄准了下边。
为何朱由检听到下边的人喊道周遇吉的夫人到了反而命令大家射箭呢?原来,二十多天前,他接到了来自山西的战报,三关总兵周遇吉以下将士全部战死疆场了,宁武关被流寇屠城了,妇孺老幼鸡犬不留。
正在这时候,只听下边一个女人喊道:“上边守城的将军是谁?大家听着,我是三关总兵周遇吉的夫人刘氏,请赶快进宫禀报皇上援军到了。”
朱由检听着这喊话有点耳熟,忙探出半个身子,下边人影模糊,也看不清楚,“你是周素珍?”
“正是本夫人。”
“你不是在宁武关和周遇吉将军一同壮烈殉国了吗?”
“本夫人并没有死,被人救了。”
“被人救了?”
看不清下边情况的朱由检疑惑的望着城下,“朕问你,去年你跟着周遇吉何时进京受封?皇后赏赐了你什么东西?”
听到有人自称朕,下边的女人便知城头上说话的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呀!原来皇上在城上,臣妇刘氏参拜皇上,回皇上话,去年夏初,臣妇随周遇吉觐见,皇后曾赏赐臣妇一串檀木香珠,臣妇一直带在身上。”
“朕赏了你什么东西?”
“皇上没有赏赐臣妇东西,只给臣妇写了一首诗,要说赏赐?就是给臣妇起了刘素珍这个名字。”
朱由检一听便激动了,“不错,不错!下边果然是周夫人,永固、文炳、张缙彦,赶紧下去开门,迎接周夫人。”
不一会儿,周遇吉的夫人刘素珍进了正阳门,身后跟着几个女兵,再后面跟着三十多个男兵。
只见刘氏身上血迹斑斑,几个女兵也浑身是血,男兵就更不用说了,显然刚才经历了一场厮杀。
“臣妇参见皇上。”,爬上正阳门城头的刘素珍见到朱由检跟前便要下跪。
“莫要行礼,莫要行礼,夫人甲胄在身,不方便。”
刘素珍确实穿着铠甲。
一般情况下,将士甲胄在身不便行跪拜礼,多数情况下行军礼,也就是单腿跪地,双手抱拳。因为双膝跪拜,战袍的下摆就会被膝盖压住,人就站不起来了。
“见到周夫人,朕深感欣慰,快给朕说说下边的情况,来勤王的是何人?”,尽管朱由检搞不清楚刘素珍何以跟着勤王的大军来了,但此时他更关心城下的战事。
“是,皇上,禀皇上,来勤王的是山西磨儿山的义军,还有紫荆关的马岱将军和保定民军。”
“原来是这样,来了多少人马?”
“大约四千六百人。”
“什么?就这么点人?永固、文炳,赶紧召集人手下去增援。”,朱由检慌了,就这四千六百人,竟然敢进城来攻击几万的流寇,忠勇可嘉,但也是不自量力,以卵击石,关键是好不容易来了援军,千万不能丧失敌手,否则,以眼下的形势,王朝真的就完了。
“臣遵旨!”,接受命令后便心急如焚的巩永固和刘文炳转身要走。
“驸马爷、侯爷,且慢,皇上,流寇已经被打败了,正在接受谈判投降。”
“什么?你说流寇投降了?”朱由检更惊讶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可能呢
“是的,皇上,多数流寇已经放下兵器,只有少数的流寇还在负隅顽抗。”
“这……,这是真的吗?”朱由检惊异了,几万的流寇,人数明显占有绝对的优势,却投降了,叫人难以理解,不敢相信。
“皇上,大部分流寇确实放下了武器,其它负隅顽抗的流寇马上就要剿灭了,千真万确,皇上莫要惊慌。”
说完,刘素珍看了看周围的人接着说道:“皇上,臣妇有要事禀报,请皇上下令所有人退到远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