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驸马 > 第14章:检阅

第14章:检阅

是太后张嫣的义子,何况还是当今皇上的驸马爷。

最根本的是他们都很感激和敬仰,没有陆锦的及时赶到,此时,大明王朝有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他们两个也不可能活在这个世界上。

昨天夜晚,李邦华要进宫求见崇祯皇帝朱由检,偌大的京城就几千锦衣卫和一万多的内阉把守,李邦华觉得根本守不住,李邦华想建议朱由检赶紧的动员老百姓参与守城,一个太监告诉李邦华皇帝出去了,说完,这个慌乱的内阉就逃了,李邦华弄不清是什么意思?是皇上躲出去了呢?还是皇上真的带人冲出了京城?

李邦华没有走,而是躲在了皇宫外社稷坛旁边的文信公祠堂过了一夜。

皇宫进不去,他想在这里等消息。

文信公祠堂供奉的是南宋文天祥。

皇家建这个祠堂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导臣子们要向文天祥那样精忠报国。

李邦华是做了死的准备的,他知道王朝顶不住,所以,他在祠堂的墙壁上留了诗以明心志。

倪元璐和李邦华差不多,也准备以死明志,只不过他待在家里。

早上,最先知道勤王大军到了的大臣是李邦华。

但李邦华不知道谁来了,也不知道外城怎么样。

因为包围了北京的流寇实力太强,李邦华不确定来勤王的人能不能打过李自成。

李邦华先去找了范景文,范景文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眼看王朝不行了的范景文吃不下饭,准备绝食。

看到范景文虚弱的连走路也走不成了,李邦华就去找倪元璐了。

正当两个人研讨勤王的人能不能打败李自成的时候,王承恩来传朱由检的口谕了。

王承恩奉命传令文武百官给勤王的将士送饭,第一个找的就是倪元璐,因为倪元璐是户部尚书,而王承恩又知道倪元璐是一个忠臣。

听王承恩说勤王的大军打了胜仗,外城已经收复了,七十多岁的李邦华差点激动过去。

倪元璐也激动,居然连是谁来勤王了都没有问,啥也别说了,赶紧的遵从皇上的口谕给勤王大军准备吃的喝的吧。

两个人和王承恩分了片区,挨家挨户找起了在京官员。

给所找的官员传达了朱由检的口谕,李邦华和倪元璐一商量,立刻召集手下,开始准备粮食了,他们听王承恩说了,光抓的流寇就有好几万,两个人都明白,这流寇也是人,兔子急了还咬人,要是这些已经投降的流寇因为饥饿反水了,后果还真的不敢想象。

于是,两个人决定不经请示打开粮仓,赶紧的找人将粮食运到外城去,皇帝要是怪罪,他们承担责任。

陆锦一手托住李邦华,一手托住了倪元璐,“两位大人,本王是晚生后辈,当不得如此大礼。”

李邦华、倪元璐哪里肯听,坚持要行大礼。

刘文炳和巩永固开始不便说什么,内心里他们也希望所有的官员尊敬陆锦,二人见陆锦坚决不受,便劝说起李邦华和倪元璐来了。

最后,李邦华、倪元璐只好恭敬的行了拱手礼。

李邦华睁大老眼昏花的眼睛瞅着陆锦,忍不住赞叹,“真没有想到王爷这么年轻,也没有想到来勤王的竟然是义军。”

倪元璐也惊讶的看着陆锦,问道:“公主还好吧?”

在倪元璐看来,都这么久了,陆锦和朱媺娖肯定夫妻了,至少是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要不然,皇帝不可能认陆锦为女婿,谁不知道去年皇帝朱由检给长平公主选了驸马。

陆锦听出了倪元璐话里的意思,“两位大人,本王原先就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这没有什么可隐瞒的,长平公主她很好,倪大人,你误会了,本王原先不知道长平是公主,因为爱慕,确实有那个意思,后来知道了,岂敢再有非分之想。”

陆锦说的的意思很明白,他和朱媺娖之间干干净净。

巩永固情感上和陆锦很亲近,原因吗?不外乎两个人都是驸马,“两位大人有所不知,靖王也是读书人,早年还考中了秀才,只不过前年病倒在路上,被山寨的人救了。”

李邦华和倪元璐一听就更惊讶了,眼前的这位王爷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嘴上还没有长多少的胡须,上山也才两年,就把山寨控制在自己手里了,这谋略、这手段该多么的惊天?要知道土匪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当土匪的那个不心狠手辣。

没办法,陆锦就把自己怎么上的山以及朱媺娖上山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也不知道绑架长平的是何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