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朝哪个地方寄信,她并没有说,信结束得特别突兀,我心里特别纳闷,又没有办法和他人交流以获得有效的信息,迫切希望自己跑到热城去寻找二姐的踪迹,可因为当时自己囊中羞涩,不能马上成行。
我急切地想到筹集路费,放假的时候去看一下二姐,这样我才能让爸妈放心,让大姐放心。于是接下来我不计任何后果去寻找筹钱的方法了。我跑到卫校所在山里的那个集市上贴了许多张护工启示,表示自己愿意照顾病人甚至是危重病人,并提出了自己的报酬要求。因为当时没有手机等交通工具,我事先给粮站的门卫买了包“银象”香烟,跟他谈好若有人愿意请晚上照顾病人的护工,让他请有意者周六下午在粮站传达室和我见面。粮站门卫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年龄大概在七十开外,面容瘦削,精神矍铄,他说自己早年参加过抗美援朝。在听了我的故事之后,他特别愿意帮我,并把那包“银象”折成钱还给我,并说别看这一元六毛钱,可以吃两顿早餐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他还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让我不要跟他客套,说我今后会有出息的。他的一席话说得我热泪盈眶,我也就收到了他递过来的那一元六毛钱。
我的第一任雇主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的老伴虽然手脚还能行动,但神志不太清楚,白天她就睡觉,晚上不是拿锅碗瓢盆敲出响声,让他不能入睡,就是拿火柴燃烧棍子柴,然后扔向码在屋外的柴垛,这样持续有一个月了,他现在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看人都有重影。
老人的老伴是因为太过思念儿子的缘故,导致大脑出了问题。他们的儿子利用农闲的时候在大山里烧炭,大山连接外面的不是路,而是一湾深不可测的湖。一个大风雨的夜晚,那个中年人挑着自己烧的一担杂木炭来到了木筏上,一个浪头过来,船翻了,中年人便随船沉入了水底。中年人会游泳,只是由于他身上穿着雨衣和雨鞋,没办法挣脱,最终永远地葬身湖底。
后来老人的儿媳妇带着孙女,改嫁到了外地。这个家就随着两位老人的老去而日渐凋敝。我随着老人进屋的时候,屋内的陈腐气息让人感觉像走进了一处墓穴,屋后荒山上掉光叶片的光秃秃的树木枝叶间似乎总有一双绿莹莹的眼睛在看我,当我凝神注气看它的时候,它又不见了,那个老太婆婆眼睛闪烁不定,仿佛不像一个人类。我心下有些慌,想借故撂挑子不干了。可那个老人在前面引导我走进他们的卧室时,两只脚的后跟在前面拖的动作一下击中了我的心坎。爸爸最后一次陪我走到西皮镇时,他就走在我前面,他的脚步也像面前这位老人一样,后跟在地上拖,后来,我才听卫校老师告诉我,对于老年人来说,脚拖着走就离中风不远了,那时我没有一点医学常识,错过了让爸爸远离危险的时机。
于是,我用自学的针灸,晚上便给老妇人扎安眠穴、三间穴、百会穴、太溪穴、太冲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并在他们家熏上薰衣草,不一会儿老妇人便睡着了,老人也睡了,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看了看他们那个木楼檐前的两个醒色的红灯笼,在月色下摇动着,仿佛有一个中年男人的脸从灯笼旁闪出,我吓得从床上坐起来。旁边与我睡的床呈丁字型摆放的另一张床上,老妇人已发出响亮的鼾声,隔壁房间里老人正说着梦话,我又躺了下去,可能太累,很快便做起梦来。
那个中年男人上身穿着咔叽布的蓝色中山装,下身穿着粗棉布的黑色裤子,脚上蹬着一双半统的黑色套鞋,不知从哪儿来的水从他衣服的下摆滴落下来,他却一点也不为意,笑着对我说:“小妹妹,你代替我照顾我爹妈,你辛苦了。桌上那个洗口瓶算是一个古物了,家里也就它值点钱,我让我爹给你当工钱。我朝他的手指方向一望 ,那里竟是一个全身漆黑的釉质,平口有泛白的包浆,一个高只有一寸有余的直颈、折肩、筒式腹的广口瓶。刚要问他哪来的,转头他却消失不见。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我因急着赶去学校,朝那张老式梳妆桌上看了一眼,没看到梦境中的瓶子,也就以为仅仅是梦中胡乱联系,没放在心上。到学校后,我又问了老师,如何发现老年人脚拖在地上走路,应该怎样预防他们中风。老师说,应该带他们去大医院住院一段时间。我将老师的话告诉老人之后,老人听了表情平静地说,自己活了那么大年纪了,活够了,不想折腾,只想和老太婆安安静静过几天。我便不再劝说,我妈妈曾经说过,恭敬不如从命。
回到学校后,我从图书馆借来《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一些古代医学著作,从认准药草,到采摘药草,到认识药草的作用,到记住许多常见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