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创新能力。袁洪说的这些仿佛让我感到既陌生又新奇。接着,她又说,陪她去英国读书的还有张妙,张妙过几天也会回来,她们在忙期末考试,袁洪没有考,准备回去后补考一下,因为她的奶奶后天生日,她赶回来给奶奶过生日。奶奶的生日是她们家大事,每年都有许多人来给老太君祝寿。袁洪还邀请我后天去她家里,我嘴上应着,心里却想着逃离她们。此后,我便不再言语,袁洪不停地向丽珍说我过去在一中读书时的情况,说我解数学题特别牛逼,不仅解题方法比老师的还简单,而且一道题还能想出几种方法解,令全班同学佩服之至。
回家后,丽珍又在饭桌上重复了袁洪的讲话内容,志远说,他们家就把小琪交给我了,希望我能利用这多半年的时间,让小琪顺利考上初中。我没有把志远的话放在心上,听到张妙的消息,我就想逃走了,今生也不想再与张妙有交集。
晚上躺在床上,我想起在一中生活的点点滴滴,越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小人物。大人物回顾母校都充满了感情,所以他们重感恩,他们就能混出个人模样,而我对母校除了伤心却没有任何值得回忆的内容,我这样的人叫不感恩吗?我这样的人按惯例能成功吗?可是,我遇到的那些不友好的人,他们能代表母校吗?母校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感到茫然。
我一个人逃跑,又能去哪儿呢?好不容易遇到了丽珍这一家人,跑出去还能遇到这样好的一家人?既然准备再次逃异地去遇别样的人们,还不如就应袁洪之邀去她家碰碰运气,没准儿还能听到袁识道的消息。
听袁洪说,内地马上要改革开放,袁洪说开放就是敞开国门,允许外国人来中国生活,当然中国人也尽可去外国生活,到时中国需要大批能与外国人打打交道的各色各样的文化人。所以她便和张妙走出了国门,在外国,现在有好多政要商贾们的孩子在准备做推动改革开放的第一波人,他们将一定收获改革开放的第一波红利。我当时还不识时务地向袁洪提起公费留学生,袁洪笑着说,公费留学生现在名额严格限制了,已经不像以前只看成绩,现在没有一定背景仅凭成绩是不可能争取到公费名额的。“要公费留学干什么呢?有钱去任何国家留学都行。”袁洪的话在我住的那间小客房里回旋往复地响起。我想大多数人确实和我一样,都"out"了。现在,我没有任何依傍,只能靠自己去闯荡,既然如此,张妙那个曾经想欺负我而没得逞的人又何惧哉。想到这里,我便安然入睡了。
袁洪家的房子靠近海,是两层的独栋别墅,客厅里的那盏顶灯,仿佛是一泼夜明珠缀在空中,闪闪发光,熠熠生辉。袁洪的奶奶宛若《红楼梦》中的贾母,富态雍容,着一件黄红色的单呢大衣,端坐在红木太师椅上,头上戴着寿星帽,我们站着围在四周,唱着生日歌,等着她家的保姆将八层的蛋糕用小推车从厨房推进来,周围人议论说,她们家是请的这儿最有名的蛋糕店的名师上门来做的。我探头望了望,蛋糕真大,八层差不多有我们乡下的一层房子高,亏得是层高四米开外的这间大厅,不然得触碰到天花板了。
我睁大眼睛瞪着那个巨无霸蛋糕,我在想,蛋糕这么高,怎么切下来分给客人呢?女保姆刚将蛋糕推到大厅中心,另一个装白色厨师服的男人又搬来了梯子,他将梯子架在蛋糕旁,女保姆拿起杯碟和刀叉,他一手扶着梯子一级级攀上去。当厨师攀到梯子顶部时,女保姆将手中的塑料刀子递给他,然后再递给他一叠泡沫碟子。不知什么缘故,在他接碟子的时候,那把塑料刀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掉了下来。我一见,下意识不顾一切地跳起来,一个空中连续前滚翻跃到梯子旁,一伸手接住了那把刀子。
大厅里的人一下回过神来,都禁不住使劲鼓掌。老太太以为是家里特意为她安排的这么一个喜庆的桥段,她一个劲要我走到她面前,说:“可怜见地,哪儿找来的这么个功夫小孩,这机灵劲我喜欢。”
袁洪说,我是她一中时的同学,还当着那么多人说,我不仅有功夫,还懂医术,众人啧啧称奇,竖着大拇指不停地表示我是他们看到的神童。袁洪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今天多亏了我,如果那个塑料刀子落地,她迷信的奶奶说会认为不吉利,就会感觉她的寿命将不久了。袁洪说话的时候,丽珍站在我旁边,她说:“老太太其实可以让小瑶……。”没等她说完,我连忙挽起丽珍的手臂,朝旁边的座椅上走去,大家伙都走向了大厅四周的座椅上。
回家的路上,丽珍问我为什么不告诉袁洪我会算命。我说是上次算猫命失手,现在不想玩那个游戏了。其实在我明白,要是那个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