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倾魂之春染 > 第二十三章 老胡杨下的泥屋 (一)第一个家

第二十三章 老胡杨下的泥屋 (一)第一个家

(一)第一个家

“亚里亚,亚里亚——”一辆大轱辘老牛车歪歪倒倒在膝般深的沙土里蹚着,萧梦迪靠在车板上,蛮有兴趣地打量着高她一头的大木轮子,老牛车走得很慢。

轿子车停在场部时,她满眼看到的都是低矮、灰不弄松泥巴糊的土房子,比起她和外婆、舅舅去赶永胜公社的永星场时,看到的青瓦白墙,差多了。街上的人,也比外婆家的,少多了。

“顾刚——”,听妈妈这么叫他,赶车人是个和大舅舅差不多年纪的瘦高小伙子,操着浓浓的鼻音说话,说是爸爸脱不开身,让他来接的。

她盯着他好几处露棉絮、油袖口的旧军黄色紧身棉衣,发呆。

远远地,就看到连队的四面八方,站着几颗高高的光身子大树。

进了家,萧梦迪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她的家!一间矮小的灰突突的土房子,窗台上堆着落满灰尘、一分二分的硬币、纸钞,和一块块干裂了嘴、半拉子的、小块的、灰黄的包谷馍、包谷饼。

“妈,这里的水,哪们这么咸?”坐在窗下一个小板凳上的萧梦迪喝了一小口水,怯生生地小声问。她望着手里半搪瓷缸子淡黄色的水,皱起了眉。这是她见到父母后,第一次主动开口说话。

“不要紧,喝惯了就好了。”刘竹影拍着怀里的塔里,摇着摇篮里的梦晨,笑道,“这水,是没外婆家的好喝,不过,…”

“妈妈——,巴巴拉完了!”门外,传来一个小女孩尖脆的声音。

梦迪咂着干裂的嘴唇,勉强咽了几口水,望着窗台上的几块干包谷馍,望着玻璃瓶里一块白菜根抽出的几小片鲜绿微卷嫩叶,一枝半搾长的淡黄色白菜花发呆,两条栗黄的细辫在肩头耷拉着。

“梦迪!”妈妈用下巴朝她点了点,“去,到那个墨绿色箱子后面的红柳筐里拿张草纸,给妹妹擦屁股去!”

梦迪迟疑了一下。在外婆家,都是外婆舅舅舅妈给她擦屁股!她嘴角动了一下,还是默默地,慢腾腾地,朝箱子走去。

“撅高点!”她厌恶地在那个粘着黄屎的小白屁股上胡乱擦了几下。

“扑棱棱——”,红柳棚下,晒太阳的几只鸡立刻飞奔围上来,片刻,将一堆黄屎啄得干干净净。

“萧梦迪你把我屁股弄痛了,我告妈去!叫妈打你!”妹妹梦桑向她瞪眼,扬着小拳头。

告去,告去!她在心头忿忿喊道,却陪着笑脸:“你别去告妈,我又不是故意的。”

“那好,把你的那两颗水果糖给我吃!”

那是几天前,在大河沿等汽车时,一个解放军叔叔给了在客运站门口跑着玩的她和妹妹每人两个糖。妹妹的糖早吃完了,她的却还在口袋里好好躺着。

她想起,第一次从火车上下来的情景。

这里的风,好大呀!

妈妈领着她和妹妹梦桑、弟弟塔里,下火车了。听着“呜呜”鬼叫似的的风声,她打了个寒战,刘海被风吹乱得几乎罩住了眼睛,身子趔趄着。

妈妈左肩挎着沉甸甸、印有白色成都字样的灰提包,左手扶包,右手抱着弟弟,斜弯着身子,头也不回地走着。

大河沿车站到了,时值下午,灰白色的天空,太阳发着一点也不刺眼的光。

妹妹牵着妈妈的左边后衣摆,她牵着妈妈的右衣角,好奇地注视着灰蒙蒙的天空,巴掌大的纸片被卷到空中,离地面越来越远,像是小鸟在空中跳跃。

不一会儿,她们背着风,坐在火车站边上一堆旧木材上吃饭。

刚才,妈妈让她看着行李和弟弟妹妹,自己去车站不远处的一家小饭馆里买来一碗饭菜。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吃高粱米饭。高粱粒儿有点发红,又圆又饱满,样子好看,却不好吃!粗拉拉的,没香味,没大米饭好吃。

“萧梦迪你再不给我两颗糖,我告妈你把我屁股擦破了!”妹妹的尖叫声,拉回了她。

“不行,只能给你一颗!”她慢慢摸出一颗糖,妹妹一把抢过去!

妹妹又想到她口袋里掏另一颗,一见她突然沉下的面孔和眼里的愤怒,便嬉笑着缩回手,一溜烟跑了。

1972年三月下旬,塔里木和冬天差不多景致的初春时节,快五岁的萧梦迪,回到了父母身边。

萧梦迪,回到了11连。

回到了,她的出生地。

回到了她一周岁,就离开的地方。

刘竹影则轻轻拍着怀里儿子,摇着摇篮里的小女儿,望着简陋的小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