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倾魂之春染 > 第三十三章 寒春 (一)年餐会

第三十三章 寒春 (一)年餐会

休息时扛着自己做的漏斗网,带着她和弟弟去洪沟捞来,妈妈理出鱼肠晒干的!要不,就是一个二百克大的白面馍!班里,中饭带金灿灿包包谷馍的,也很少了。

这点变化,连队的娃娃、大人,人人开心。粮食突然,能够敞开肚皮,随便吃了。

大人们,更是别出心裁,把年过得,更有滋有味了。

今年春节,有点冷。鹅毛般的漫天飞雪,从腊月二十八号开始,一直下个不停。阴灰的的天宇下,雪白的屋顶房檐、雪白的田野,雪白的大地,雪白的树枝,家家户户的玻璃窗上结着厚厚的雪白的冰凌花。整个十一连,便罩在一个雪白的琉璃一般的晶莹世界里。

可屋外寒冷的冰雪,挡不住人们过年的兴致,挡不住屋里灶膛内饭桌上的红红火火。

这不,大年初三中午,雪一停,两口子一身新衣裤,虽然都是布的,但,好歹,一眼看出是新的!瘦黑高背微驼的长脚和扭着柏油桶腰的古丽,踩着厚厚的雪,扛了半只肥羊、半口袋皮牙子,赶着毛驴车,照例领着康雁翎、雁鸣、米嘎嘎和雁红,一个个穿着过年新衣服、喜气洋洋的娃娃们,来王眉娥家串门。羊子们,难得在羊圈里吃饱喝足,睡懒觉过大年。

康雁翎比英姿大十个月,米嘎嘎则和卫东差不多大,最小的雁红也七岁了。四个孩子叫陌生人一看,还以为是维族小娃娃呢!一个个深眼、浓眉、高鼻子,眼珠子是浅黄色的,头发柔软微黄,像古丽;只是皮肤都特别白嫩、细腻、光洁,像长脚。他们家所在的三号羊圈离连队虽然不到两公里,平时两家却很少有时间串门,实在是太忙了。只有春节假期较长,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叙叙旧。

老病号一家,也少不了来凑热闹。因为,那是去年春节由长脚和老病号发起的:每年大年初三在王眉娥家聚会,各家都准备好三个拿手菜,一起带来,助助兴,热闹热闹!反正,谁家现在也不缺粮。加上叽嘎一家,一共四家八个大人、十一个孩子,把王家挤得满满当当!

看来,即使炉灶里不生火,也冷不到哪里去。何况,外屋的灶膛里,早被穿着一件黑亮人造革、倍显英俊潇洒的张克豪用一块块结实的干红柳劈柴烧得“呼呼”作响,火舌不时窜出灶膛,舔着才刮得干干净净、略显黑迹的灶门。

这件黑亮亮的新皮夹克,是眉眉去年托回上海探亲的佘雯买的。而,眉眉身上那件银红细呢短大衣,是他今年元旦去阿克苏农一师师部开会时,临走时,专门去阿克苏百货商店给他亲爱的傻妞,哦不,聪妞,买的。

一想到,自己的傻妞聪妞,一听到傻妞聪妞的声音,弯腰捅着火炉的张克豪,就忍不住要心花怒放,想要笑出声!心里流淌的,比蜜还甜。他心里奇怪的是,明明只隔着一道墙,眉眉在里屋忙,自己在外屋忙,自己却很想她!

外屋连着炉灶的火墙,已经被他烧得简直热得烫手。里屋的火墙虽没炉灶,但有一根长长的铁皮烟冲通向外屋的火墙,于是,里屋,也暖烘烘的。

老病号结婚两年多了,至今,只有一个小巧漂亮的女儿金妮。也不晓得他和宋雪婵为什么没继续生孩子?人家詹老板,已经是7男2女9个娃的爹了。

王眉娥宣布:聚餐的热菜凉菜里,一律只有羊肉、牛肉、马肉、鸡鸭肉之类的,绝不出现一星半点大肉。

热闹也确实热闹。王家一大早,两间房子里,便是满耳的“乒乒乓乓”剁炒声,叽叽喳喳地,大群小鸟的欢叫声。

从上午11点忙到中午两点,再边吃边聊到下午四点多,红焖羊肉,葱爆羊肉,麻辣羊杂碎,铁锅牛肉白萝卜丸子,红烧鸡块,皮牙子牛肉片汤,油炸花边蛋,清油胡萝卜羊肉饺子…

人人哈马斯吃得嘴里舒服肚子胀,塔里木河特曲喝得人人心醉头昏!王眉娥才和几个主妇撤下两桌残席,又端上瓜子、水果糖、烟,外加一洗脸盆塔里木特有的煮糖萝卜片。

这种糖萝卜,切成薄片后,雪白晶莹如地瓜,却比地瓜甜多了,是xj制糖果和白砂糖的主要原料。糖萝卜片和水煮熟,捞出萝卜片,剩下的乳白色汤汁放凉后,便是琥珀色的半流质的糖稀,抹在馍馍上,没治了,香甜赛过蜂蜜。孩子们则抹抹小嘴,早已窜出屋子,参加到屋外孩子们放鞭炮、藏马马虎嬉戏的行列了。

大人们这才在火墙边,围着一张紫红色四方饭桌而坐,抽烟、嗑瓜子,吃糖萝卜片,在这暖烘烘的小屋里正式海阔天地,吹起了牛。

八个人中,四个是上海人,免不了吹吹黄浦江的晨曦是如何的壮丽美妙,南京路是如何的繁华热闹,西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