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疯批穿成大佬后,江山开始癫了 > 第165章 水患

第165章 水患

加上江南贪污案抄家所得,国库现在有一千五百多万两银子。”

“这次齐城周边受灾倒不严重,工部怎么重新修了沱河沿线的河堤?”皇上问道,虽然银子是他同意,但他似乎有些忘记工部当时为何选这个地方。

“皇上,你约莫是忘了,当时你帮景和郡主要回了嫁妆,郡主就给臣捐了二百万两。”

“郡主说给百姓做点好事,要是有什么修桥,修路,或是需要大兴土木的工程,就用了这笔银子。”

“当时正好工部这边修河堤的地方多,而沱河齐城沿线这块就严重,臣就做主重修了。”

皇上想起来了。

说了句:“这么说,还是景和郡主的功劳,让受灾情况缓解了些许。”

工部尚书和简章都没有附和这个话。

隔日早朝。

治理水灾的事情在早朝上热议。

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吵个不停。

“此事受灾面积甚广,民以食为天,若因水患而造成谷价暴涨,人民乏食,而得不到及时的救助,灾民可能因饥而导致暴动。”有大臣,担忧道。

“所以必须要尽快拨款赈灾,安抚灾民,安排河道治理和灾后重建。”

“工部尚书,户部侍郎,御史中丞即可前往。”

“另外哪位皇子前去安抚百姓。”

太子主动请缨:“父皇,儿臣身为太子,责无旁贷。”

三皇子马上也出列了:“父皇,儿臣也愿去。”

五皇子并没有表态:这次水患严重,有危险,并且吃力不一定能讨到好,所以他还需观望。

“太子身份贵重,更能安抚民心。”

“三皇子一片赤诚,说不定更能与百姓共处。”

两方都有支持者。

这时候次辅出言道:“五皇子温沉稳有度,温和细致,是最合适的人选。”

“水患凶险,且极易发生瘟疫,太子身为储君,确实不宜立危墙之下。”马上有人附次辅大人的话。

“三皇子虽赤子之心,但水患涉及事宜繁杂,未免思虑不周,也不太妥当。”又有人说道。

“五皇子,你怎么看?”次辅大人问道。

“儿臣谨遵父皇圣意。”五皇子并没有直接回答次辅的话,而是向皇帝表态。

“那就你去吧。”皇上想来想去也觉得五皇子最合适。

……

此时的沱河、浔河一带的十几座城池,大量的流民聚集在一起。

“朝廷不知何时来赈灾,这雨还没停,我们怕是没有多少活路了。”衣衫褴褛的流民满脸哀色。

“房子都被冲垮了,田地也被淹了,颗粒无收,也没有落脚的地了,就算赈灾过了,这日子也不知道如何过下去。”说话的人神情绝望。

……

苦难的人聚集在一起,丧气的话引起的恐慌是加倍的。

这些话一出,便发现灾民越发死气沉沉了。

“以后的事情哪管得了那么多,先看眼前吧,现在该怎么办?”当然有些人更关心眼前的困苦。

“你们听说了吗?齐城没有受灾,齐城本来就大,又新修的河堤,没受多少影响,他们那粮价都没涨,就一点受灾的人,都在施粥。”流民里有人说道。

“那我们去齐城?”明显有人心动了。

“另外,我给你们说一个小道消息,齐城过去的青城,据说是景和郡主的封地,需要大量的人开荒。”又有人说道。

“没受灾之前,我们当地有乞丐就去了,听说待遇可好了,我也准备去看看,反正家也没了。”

“真的吗?”

“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在这种绝望的境地,一旦有人发现一丝希望,这个希望也会被放大。

只见三五成群的流民开始行动了。

流民里不少都听到这样的传言。

要是其他高高在上的人说的,大家伙可能还怀疑。

但就是流民堆里传出来的,大家就信了。

因为传那些话的人,也是准备一起去的。

都是水里挣扎的人,有人抓住了一棵稻草,其他人知道了,自然也想跟着挤上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