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孤灯一点萤 > 第1章 李松哲

第1章 李松哲

嘉元十三年冬,中原饥荒。

饥荒带来饥饿,饥饿让人啃树皮,吃泥土,久而久之,树皮啃完了,就会有人饿死,而瘟疫便紧随而至。

带来瘟疫的原因有很多种,而眼下这个地方,则是饥荒带来的。

饥荒加瘟疫,所向披靡。

一个七八岁孩子因为饥饿去啃食一具腐狗的尸体,三天后孩子的全身发冷,继而全身发烫,呕吐不断,呼吸急促,甚至开始吐血,第五天,孩子毫无征兆的离世。

一个月后,瘟疫流行,把这个村子搞的人心惶惶,他们只能寻求村里唯一的大夫!

寻常只看些小病的大夫也没有见过这种病,他无力摇摇头:“这恐是瘟疫,须上报朝廷。”

疫病发生的第一个月,众人惶恐不已,众人也在惊恐中得到了一个绝望的消息:朝廷放弃了这个村子,已派遣重兵阻隔了村里与外界的联系,就在绝望之际,村里偷偷来了一位云游四海的神医。

面对全村人的救星,村长痛哭流涕:“若先生能救我陈家庄于危难,老朽愿做牛做马伺候先生一生!”老人已近耳顺之年,但他看向眼前的年轻人丝毫没有犹豫的说出心里话。

年轻人望着面容枯黄,贫困交加的众村民心中大为震撼,他虽年纪轻轻,可医术精湛,拜得名师,从医多年,治的都是疑难杂症。面对这种大片流行的瘟疫,他显然有些手足无措,不过他并未慌张,因为他还记得,他的师父也曾面对过他这个困境!

年轻人没有放弃这个村子,他模仿着师父的样子开始着手准备:他让村长把全村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感染瘟疫的,一部分是没有感染的,他在古书上学习到的,人们称这种方法为:隔离。

而后,他严禁这些人相互聚在一起,甚至说话。

熟读远古医书的年轻人采取了两种步骤:防和治,具体方法为六大方法:

服药法:由大黄、麻仁、枳壳、茯苓、芍药、前胡、黄芩组成,食后饮下。可缓解疫病。

熏香法:由乳香、降香、苍术、细辛、川芎、甘草、枣组成,药烧之能令瘟疫不染,空房内烧之可避秽气。

悬挂佩戴法:源于“衣冠疗法”,将具有芳香避瘟的中药悬挂于居室或佩戴身上,亦可预防瘟疫。

药浴法:用川芎、苍术、白芷、零陵香各等分,煎水沐浴三次,以泄其汗,汗出臭者无病”。

粉身法:以芎穹、白芷、藁本三物等分。下筛,内米粉中,以涂粉身于身。

塞鼻涂鼻法:以麻油涂鼻孔中,然后入病家去,则不相传染。”

这些药材很珍贵,有的很稀少,况且在官兵防守中,这个年轻人独自找到县令,并四处寻求帮助,老天不负苦心人,他把药材终于聚齐,并严格遵守师父的方法执行。

或许上天似乎比较眷顾这个村子,也或许这个法子确实有效,三个月后,疫病渐渐被控制,许多人已能下田耕种!

村长带领数百人向神医跪谢:“多谢先生大恩大德,老朽无以为报,愿领全村人跪谢……”

年轻人已然变得苍老许多,他急忙扶住村长:“行医看病,本是大夫应尽职责,诸位父老乡亲无需言谢。”

一个读过书,肤色黝黑的汉子道:“我等村民想为先生立碑,还望先生告知姓名!”

年轻人推辞不过:“我只是一个流浪江湖的大夫,何德何能,这只是我师父授予我的行医之道。”

“那您的师父……”

“他叫靳枯荷。”

“您呢?”

“凌鹊归。”

四十年前,文德十四年。湖广省黄州府蕲云县。

天下人都以博取功名为己任,誓要名留青史,流芳百世。是以大多数人手捧圣贤书,口述然也道。

在靳家村,有人读书考取功名,便有人种田养活家人。当然,偏偏有一个孩子,既不读书,也不种地,他有别的爱好,那便是学医。他这个爱好并非天生。

靳南烛童年算是美好的,至少在十二岁之前,他还是一个在母亲眼中乖巧可爱的好孩子,十二岁那年,他见证了生死离别。那天之后,他在心里默默做了一个决定。

母亲患上了一种疾病,呼吸沉重,身子盗汗,有时还会咳血,如此痛苦挣扎了一年多,病情却仍无好转。父亲为了救母亲,卖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可仍无济于事。

靳南烛虽然才十二岁,可他知道母亲受了很大的折磨,他看着母亲一直咳嗽,无论白天还是夜里,有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