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199章 墨镜王的坑(10k)

第199章 墨镜王的坑(10k)

“你刚刚碰我,是不想让我投资《摆渡人》?”

从桂总所在的楼阁中出来,陈芷曦便迫不及待的问。

“嗯,我不看好那个项目。”

“为什么?这个项目业内关注度很高,又是阿狸影业改组以后的重点投资,我考虑过了,有很大可能成功。”

赵吉摇了摇头:

“先不说这个项目是新人导演拍摄,就凭墨镜王看好,我就不看好。”

他这么说不代表不喜欢墨镜王的电影,或者瞧不上对方的执导功底。

抛开商业属性不提,墨镜王是个对电影很纯粹的人,他也可以称得上电影大师,李桉对墨镜王的评价就值得称道:做电影,在我这辈导演里,真正的天才是墨镜王。

对他最好的评价或许来自于他的“死对头”王京:

“墨镜王的勇气非常值得佩服,他很坚持走他那条路,那是一条很艰辛的路,让我走,我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勇气。”

1977年,在九龙的一间牛仔裤商店里,19岁的墨镜王终于开口问女孩要电话号码。

他们都在店里做暑期工,已经一起工作了整个夏天,但墨镜王磨蹭到两人一起工作的最后一天才鼓起勇气。

当时香江的电话号码是6位数,女孩说:“我可以给你号码,但只告诉你前五位,最后一位你要自己试出来。”

回家后,女孩就希望对方快打电话来。

然而,她接到电话时已是三天以后——爱磨蹭的墨镜王又让陈小姐等了三天,才终于开始试拨号码,试到第四个,把她找到了。

后来,这段往事被墨镜王稍加改动放到了自己的电影《旺角卡门》中。

他让张漫欲饰演的乖乖女阿娥对刘福荣饰演的黑道表哥说:

“我买了几只杯,我知道,不用多久就全部都会打烂了,所以我藏起了一只,到有一天你需要这只杯的时候,打个电话给我,我会告诉你藏在什么地方。”

这也是墨镜王电影的特点,其中许多场景和人物,在他的生活里都有迹可循。

5岁的墨镜王随父母从魔都来到香江。

一开始,他不会说粤语,不爱交流,但爱观察。

他楼下住着一位做西装的裁缝,许多外国海员都会来找他裁衣。

他发现这个裁缝为赶工期,有时会用胶水把布料粘在一起,但奇怪的是,从来没人为此来找麻烦。

他猜测,也许那些海员从没洗过衣服,或者出海时从没遇到过雨。

从此,他自认跟楼下裁缝一起守住了一个秘密。

后来在《爱神之手》里,他让张镇当了一回裁缝,爱上自己的顾客巩俐。

到香江后,墨镜王母亲没有太多朋友,所幸尖沙咀就有100多家剧院,让她找到了寄托。

当时上小学的墨镜王,课程只有半天。

每到下午,母亲就带他去影院。

从武侠片,到喜剧,再到吸血鬼电影,他和母亲一起看了上千部电影。

出名后,无论被问起多少次“对你电影影响最大的人”,他都会回答母亲是他的电影学校。

这就是墨镜王,他的电影确实谈不上卖座,但一定会让很多人叫好。

从投资角度看,墨镜王的电影,绝对不是投资的好项目,不赚钱也就罢了,周期还长。

陈芷曦现在是自己的资深合作伙伴,而且私下关系很不错,赵吉肯定不能眼睁睁看着对方落入天坑。

事实上,跟墨镜王合作过的投资方,大部分都已经不信他了,他这些年拍的电影,要么是自己主控,要么就是忽悠外行或者拿着大把钱没处花的暴发户。

阿狸俨然就是电影圈的暴发户,好项目他们没资格参与投资,甚至没等诞生就已经被老牌势力瓜分了。

而成本小、投资少的项目他们又看不上。

杰克马财大气粗,进入一个行业势必要弄出惊雷一般的动静,否则对不起他的首富名号。

因此,墨镜王这种有名气,但不容易找到投资的导演,就成了阿狸的心头好。

刚刚那个桂总还是一副神在在的模样,就是不知道电影上映后,他还能不能保住这份姿态。

不过赵吉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陈芷曦还是没有死心,毕竟她也是电影圈的新锐,很期待能跟喝老牌大导合作,以此来奠定自己在圈中地位。

与其说陈芷曦想要赚一笔,倒不如说想借着这次合作,把自己在圈内的地位往上抬一波。

如果能借此绑定墨镜王,那就再好不过,因为圈内任何一座山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