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218章 哈城;小二;老彭(求订阅,15k)

第218章 哈城;小二;老彭(求订阅,15k)

1898年哈城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城。

原松花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

于是,当时的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拔给散居哈尔滨的华夏人,至1900年即形成“华夏大街”意为华夏人住的大街。

在狭窄的街道两旁是阴沟,铺上木板,铁板,供人行走,在各十字路口架着木桥,走在这条大街上的是骡马驾驭的车子。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毛子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

他们经营杂货修表等,所以虽称“华夏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

后来由一位毛子工程师设计,监工,华夏大街铺上了方石,顿时显得华贵起来。

当时华夏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是颇有名气的。

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毛子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霓虹的棉布、丑国的洋油、瑞士的钟表、瓜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此时,就在中央大街靠北边,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仿文艺复兴风格的浅黄色小楼。

建筑不但在空间布局有独特性,它的立面形式上也很有特点。

面向中央大街两层,街角和街面都设有入口,而且长度很长,在立面上作了艺术处理,墙体的平行线与精致的托座屋檐线丰富和谐,组成了建筑的韵律和节奏感。

这座毛子小楼建成于1914年,原为秋林商行道里分行,它是最早到中央大街落户的百货商店之一。

秋林商行后来的名称叫秋林公司,是沙皇俄国时,伊尔库茨克城的商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在1867年创建的。

他的青年时期参加毛子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领的勘察队,沿黑龙江下游航行。

是这一广袤千里的地域,开阔了他的视野,那沿途两岸茂密的森林,未开垦的黑土地,以渔猎为业的稀疏村落和地产的细软毛皮以及人文地貌深深地吸引着他。

在结束勘察队工作之后,于1857年他就到这投身于经商活动。

1900年他在香坊开办了分公司,没两年为扩大经营,由香坊迁至大直街,后来经多次扩建成环绕大直街、果戈里大街及阿什河街长达173米的大型商场。

不过现在的秋林早已成为国营企业。

中央大街上人来人往,不时有人在建筑前驻足,看样子,不是来外地来公干的,就是很少入城的。

岁月流转也不曾带走这座折衷主义建筑的美丽,可惜现在没有拍照设备,不然大家一定会留下照片以作纪念。

等了没一会儿,就见小二带着一位不停整理头发的少妇,小跑而来。

“爷,让您久等~”

赵吉微微一笑,目光放在少妇身上,她显然来的很匆忙,没有来得及梳妆打扮,不过特意换了身干净且带颜色的衣服,口子都没系好。

“这位是?”

“爷,您叫他小芳就行~”

说着,小二凑到赵吉耳边轻声道:

“爷您别误会,小芳可不是寡妇,她家那口子出事儿进去了,想多挣点钱贴补家用。”小二特意点出对方不是寡妇,因为有很多人忌讳这个,不想因此恶了大主顾。

“无妨,陪我逛逛街而已。”

小二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并未戳破,干他这行的,什么不知道啊。

“爷,您第一次来,要不要我给您介绍介绍?”

“如此甚好,小芳,过来挽着我~”

赵吉也不跟那姑娘客气,她长得白白净净,皮肤状态还不错,应该是天生的,只不过那双手稍微有些粗糙,没有少女的滑嫩,想来是操持家务所致。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干这种活,亦或没什么经验,放不开,小芳显得很扭捏。

但在小二的眼神‘威逼’下,还是挽上了赵吉的胳膊。

小二满意的笑了笑,顺势来到另一边,边走便说。

中央大街的建筑都很有特点,各层门窗、墙垛上下对位严谨,自下而上,窗子由矩形变为窄高窗,强调装饰的秩序感。

建筑立面上带有新艺术特色装饰的石子贴面、矩型图案和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