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266章 原创没落;《情圣》

第266章 原创没落;《情圣》

观众的整体观感,就直接反馈在电影的口碑上。

所以,这也是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口碑滑落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和近年来在好莱坞乃至世界之中崛起的漫威有关。

准确地说,是和漫威的创作模式有关。

漫威的创作模式,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世界都十分熟悉了。

就是所谓的电影宇宙,通过一个一个英雄(人物)的个人电影,让观众熟悉人物之后,再来一部集结(联动)电影,从而引爆市场。

但是个人电影的创作套路,模式基本上都是披着不同视觉特效的外衣,实际上还是一样的故事情节。

举个简单的例子,《钢铁侠》作为漫威电影宇宙(MCU)第一阶段的开山之作。

不仅是许多漫威影迷口中的经典,也是许多新入坑影迷必看的电影。

而《奇异博士》作为第三阶段的电影,只是为了引出奇异博士这个角色,或者可能在添加多元宇宙的设定。

但是两部电影,除了在视觉特效上的差异,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不能说区别不大,简直是一模一样。

换句话说就是新瓶装老酒。

当好莱坞大部分剧组都陷入这种创作模式,造成的创作惰性,自然就支撑不起好莱坞电影的口碑了。

毕竟不是每个剧组都有凯文费奇,也不是每个资本都是迪士尼。

第三个原因,估计很多人心里也都心中有数,那就是流媒体的崛起对电影本身的冲击。

在流媒体刚兴起的时候,虽然有人担忧是否会对电影造成冲击。

但是早在电视这个媒介出现的时候,同样出现了这个问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反而电视很好地成为了电影的延伸,两者泾渭分明形成了影视的两大领域。

尤其是在专业的电影人看来,所谓流媒体不过就是自带网络的电视罢了,不会影响电影本身霸主地位的。

随着流媒体资本的疯狂砸钱烧钱,将流媒体自制作品的水平,拔高了和电影一个质量。

尤其是流媒体还砸钱将专业的电影编剧、电影导演收揽到旗下。

并且疯狂攫取电影观众,这时候电影界才不得不重视流媒体的发展。

所以,好莱坞开始诞生“流媒体”大战。

原本好莱坞所有的资本都是用来发展电影的,但是资本却被分流出去,培养流媒体用户了。

电影的地位和质量自然也是会有所下降。

当然,在赵吉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好莱坞正在逐渐抛弃原创属性,这才是造成好莱坞没落的最主要原因。

事实上,不止是近些年,也不止是迪士尼,往前的二十年中,几乎所有好莱坞大片场的原创电影都在逐渐减少。

1994年好莱坞六大尚有51%的原创电影,到了2014年则只剩25%不到,今年更是降到了20%以下。

而随着迪士尼正式完成对福克斯的收购,“X战警”、“死侍”、“阿凡达”、“冰河世纪”等著名IP也被迪士尼收入囊中,“米老鼠”家族再次壮大。

“死侍”扮演者瑞恩·雷诺兹调侃过:“感觉坐上了去迪士尼校园开学的大巴”

现在还不明显,所以陈芷曦他们还没有那么悲观,可赵吉是知道未来的,未来的某一年,迪士尼将要上映的电影几乎全是IP系列影片后续与老片翻拍:

漫威系列的《惊奇队长》和《复联4》,星战系列的《星球大战9》,系列动画《沉睡魔咒2》、《冰雪奇缘2》、《玩具总动员4》,改编自著名畅销小说的《阿特米斯的奇幻历险》和纪录片《企鹅》。

甚至还有三个知名IP《小飞象》、《阿拉丁》、《狮子王》的翻拍——一共11部电影,没有一部出自原创剧本。

原创减少的背后,IP电影的票房在过去十数年来逐渐走高,系列衍生产品更是做得风生水起,迪士尼的实景娱乐等相关产业收入已经远超电影票房收入。

系列片、IP片为何独占山头的情况下,原创电影还有机会翻身么?

什么是原创电影?

翻拍片、系列片、改编片(包括真人真事、文学、动漫、游戏、电视剧、玩具或戏剧等改编)都属于非原创作品;

除以上类别之外的所有电影,以及非翻拍或改编的系列片首部作品,则属于原创作品。

在八十年代依然是个原创电影占主流的时代,1984年好莱坞高达59%的电影出自原创剧本。

其中1985年的《回到未来》不仅被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