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282章 小成本练手

第282章 小成本练手

影的,毕竟电视剧也有很多经典之作,甚至画面质感不次于电影,比如《绝命毒师》、《权利的游戏》、《广告狂人》和《纸牌屋》,但它们仍然不是电影。

尤其是近几年来,井喷式涌现的优质美剧,已将电视剧形式提升到新的艺术水平。

高质量的电视剧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也越来越多的电影大师加入到了电视剧行列,比如:马丁·斯科塞斯、大卫·林奇、加斯·范·桑特、亚历山大·佩恩......

这是个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但很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电影的独特之处。

有一些创作人已经对电影完全失去信心,转而投向其它叙事形式,譬如跨媒体。

还有,其他人,坦然接受了年轻人注意力短暂,只爱看小视频的说法。

此外,过去电影中的话题禁忌和观点,在现在电视中,已没有任何限制。

现在,一部关于无神论、多种族、LGBTA、边缘人和无zf主义者的喜剧能在任何电视台播出。

随着电视能够提供的文化讨论和刺激的内容,电影的确深受打击。

但是,正如小说,曾因50年代初电视的出现而极速衰落,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还会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独特的品质将会得到全新的认识。

如果你作为创作者的意图主要是讲故事并吸引大量观众,比起电影,你可能还有其它更好的创作媒介。

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电影人或电影爱好者,那么你应该着重于提高电影媒介的某些特殊品质。

在目前的转型时期,新媒体和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作为电影人和电影爱好者需要在越发拥挤的视觉娱乐世界中坚守电影的一席之地。

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需要不断强调电影形式的独特之处,使其与其他媒体区别开来。

如果电影和电视在主题和角色表现上没有区别的话,这意味着区别在形式上而不是内容中。

电视是一种以对话为导向的媒介。

在电视创作中,编剧为王。

编剧在创作人的指导下构架整部剧集。

编剧个人,靠创作夺人耳目的角色对话产生戏剧张力,电视剧的对话是向观众表达情节、主题和角色的最重要的手段。

而在电影中,影像传达的信息和对话一样多,甚至更多。

电视剧中可以有片刻沉默,但长时间的沉默是绝对不行的。

同样,过于讽刺或不现实的对话在电视剧中也不行。

电视用言语表达含意,所以不能有太多对话表达弦外之意。

角色可以撒谎,可以讽刺,但必须通过情节知道,角色在撒谎或被欺骗,电视剧里不会出现《都灵之马》那样的对话。

同样,在电视剧里出现无配乐的5分钟以上的沉默片段,将是不可想象的。

你也不会在电视剧中看到不用对话,而用图像来推动重要情节。

在2013年,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电影《皮囊之下》中,角色在塞车时听到婴儿哭泣而深有感触,这里用婴儿哭的音效来表达重要情节的转折,这种手法是不会出现在电视剧中的。

在影院里,在5.1立体环绕声中,宝宝哭泣的声音是极具戏剧性和空间穿透力的。

而在电视上,没有空间营造,观众无法像在影院中那样的集中精神,这个情节根本没法用同样手法表达。

一旦对话不作为主要表达手段,视觉元素就成了叙事的主要载体,这正是电影的独特之处。

当角色几乎没有对话,形体表演就成了表达态度、意图和情绪的主要手段。

演员的眼睛真正成为表达角色情感状态的窗口,对眼睛的特写正是一种强大的电影技法。

电视是以中景为主的表达形式,特写在电视上会看着太细节、太具体。

但在电影中,故事空间允许拍摄的尺寸和深度分段有更大变化。

当故事不依赖对话来推动,这些视觉表达就愈发重要。

在电影中,可以花长时间,甚至一刀不剪的长镜头去表现角色的内心感受。

不使用对话,而使用摄像机去认识一个角色,这就是经常能听到业内人所说的“电影语言”。

用视觉途径,而不是语言途径来接收信息,并带入角色的体验,是电影区别于电视的最重要的一点。

叙事的不同方式电视剧主要是从第三人称的客观角度来展开。

如果整个故事从一个角色甚至一个旁白的视角展开,而且这个视角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