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陈楷鸽在选角方面没什么大贡献,对剧本评价也是“平平无奇,没什么意思”。
能有这么下功夫的监制,和这么多一流的演员,就算导演位置摆条狗,都可以说这肯定不会是个烂片,至少也是大流量商业电影。
而在导演位摆上陈楷鸽,执导9年,肯定是技巧成熟,也是大导演陈槐慨的儿子,大家多少都要给个面子。
就如阿塞一样,就算除了长相啥都没有,没有演技没有情商,有一个爸是陈楷鸽,还不是各种大片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都说《霸王别姬》实际上是他爸陈槐慨拍的,赵吉觉得不至于,冷静想想,《霸王别姬》是92年拍的,陈槐慨在94年去世,在之前肯定身体就不好了,恐怕很难坚持高强度的工作。
但要说没有进行指导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看《霸王别姬》的风格,正好和陈槐慨相符:戏曲片,擅长挖掘人物内在性格,擅长讲故事。
大基调定好了,就只需要一个能贯彻这一点的执行导演了,陈楷鸽可以。
而他自己也在各种访谈中提到过,当年是他爸认定了某种拍摄思路,他才敢这么去拍的。
这一点大家在工作中应该也有体会,如果领导告诉你,某个思路你放心去做,哪怕你原本就打算是这个思路,但最终的效果也是天差地别的。
而陈楷鸽是真的很给面子,用了30年来证明,他没这个水平,不是这个风格。
或者不如说,他根本就不会讲故事。
这30年的电影,用他的话说,讲究的都是“文艺”,是“深度”,是“这部电影5年内没人看得懂”,但是多少个5年过去了,还是没人看得懂。
少部分观众看不懂,说明有一部分观众的审美水平、理解能力不行;但如果几乎所有人都看不懂,那只能说拍的作品不行,导演水平不行。
而金棕榈奖,在当年的国际条件下,政治因素影响是很大的,遍观每一届的金棕榈奖,或多或少都和当时的政治风向有一定关联。
在当时国际压制华夏的前提下,如果不是具有“gay”和众所周知的因素,要说这部片子能还能拿到金棕榈奖,骗狗狗都不信。
如果不是有一个金棕榈奖,就陈楷鸽后续30年的电影,谁不得拍手称赞一句大烂片大垃圾,连故事都讲不好的电影算什么电影。
当然了,在当年他肯定也是有水平的,不然拉扯出一整个剧组的徐风,不可能专盯着陈凯歌来当导演,但在拿到金棕榈奖后,他就飘了,飘出大气层了。
只会玩自己的故作高深,遇到问题从不会考虑自己问题,只会觉得观众水平不行,只要有人质疑他的导演水平问题,就拿金棕榈奖说事。
只要摆出金棕榈奖,就让所有人没办法说话。毕竟那是真的重磅大奖。
而拿奖项,而不是作品,喊了一辈子的,除了陈楷鸽也没别人了。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来说,陈楷鸽无疑是个毫无水平的大烂片导演,看到名字就可以避坑电影。
但如果是相关行业从业者,绝对不会说他一句坏话,甚至可以把他的每一部电影拉出来,一部电影找出几十个所谓的隐喻,说他表达思想深刻。
隐喻嘛,懂的都懂,和你看不看得懂有什么关系,生拉硬扯貌似合理就行了。
至于他热不热爱电影,呵呵,人家最早压根没想考电影学院。
当年恢复高考,陈楷鸽报了名,填的北大中文系,理由非常简单:我作文写得不错。
结果,折了。
后来跑去打听,人说你作文写的就不成,别的科目倒还行。
第二年,同学跟他说,要不你试试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学院不考数理化。
陈楷鸽自认为作文写得不错的同时,清楚地知道自己数理化不行——初中毕业,17岁不到就去彩云之南农垦局下乡。
因为会打篮球,70年参军成了体育兵,当时怕农场不放人,还是偷偷摸摸走的,临走前还心疼不能带走行李,跟征兵的抱怨:我10筒牙膏还在里头呢!
这里他掖着半句话没说:牙膏是临走前他爸专门买给他的。
征兵的同志笑了:人民军队什么没有?
他不说话了,跟着走,快到部队了,终于憋不住赶紧把人拉住汇报:有一个小问题,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我得让您知道,我得对组织上忠诚。
我的父亲有问题,征兵的同志又笑了:你爸就是地主,我们也要你,我们要人才。
种了一年地,当了约么五年兵,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