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305章

第305章

后果是继任皇帝的中邪殒命。

陈玄礼毒死妖猫,后果是自己的儿子与儿媳一疯一死。

高力士亲手造成的勒痕,后果是织锦的老宫女代为受过。

黄鹤献了活埋的毒计,白龙便要拿“帮凶”丹龙的一条命来偿。

当年的金吾卫众人间接促成了贵妃之死,如今便有金吾卫丢掉一双眼睛。

白龙和丹龙是一组对比。一个犯了错的少年,抱着对他人的歉疚,一心弥补,去拯救别人,用寻找光和制造光,来克服黑暗。

另一个没犯错的少年,抱着为他人鸣不平的坚持,跌落黑暗,与黑暗融为一体,用鲜血来索取他人欠下的债。

白龙和贵妃也是一组对比。同样是多次被遗弃的孤独之人,同样是承受过两次死亡痛苦的人,贵妃经历多少绝望伤心,也没有怨恨诅咒世人,白龙却被执念所误,变成了害人的厉鬼。

所以说,无上密在贵妃的选择里,也在白龙的修行里。

不过也可以换个宏观的角度来看,有因便有果,丹龙跟其他人犯了错,便有贵妃和白龙承受恶果。

有光便有黑,贵妃自己不留怨气,但她的绝望通过御猫转移到了白龙心里成了魔,就像神仙和短笛大魔王。

眼珠是欲望的象征,春琴贪财,丽香善妒,被妖邪操控时眼中闪烁妖异的光芒,妖猫用人们的欲望操控了人们。

白龙死时割舍不下贵妃,瞬间求生欲爆棚,眼中也是闪烁蓝or绿光。

这是电影特意选择的表达手法,也是对观众的提示。

第一次见妖猫时,春琴就知它会说人话,还会血淋淋地只吃鱼眼珠虐杀,如此妖异恐怖的景象,春琴却为了贪财浑然不觉危险。

妖猫跟陈家及相关人等,做的是一场交易,先给钱,再索债,陈云谯夫妇为欲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妖猫偏激的心里,这些人都用了他的钱财,挠他们几爪,收了他们眼珠又何妨,不过是一场交易。

重点是妖猫对金吾卫本就没有好感,特殊身份让他们个人的无辜变得不再无辜。

整件事里最无辜的是春琴,但对妖猫来说,谁让是陈云谯的妻子,是陈家的人,更何况杀她的还是陈云谯本人。

玉莲属于陈云谯误伤,不能算数。

妖猫专吃眼珠,他认为世人多有眼无珠,看不清真假,留这眼珠何用。

而且人心黑暗,不配看到光明,人心龌龊,不配看到美丽。

影片中有许许多多幻术,都抵不上最大的幻术师玄宗,他玩弄的最高级的真假,是人心。

电影的结局,丹龙如愿看到白龙重回白鹤少年,空海领会了无上密,白乐天找到了诗里的真情。

白乐天说,这诗是白龙写的,因为他不再执着于表面上的真假,已经过去的真相往往无法百分百探究,但真相不会因为不被人们看到就不存在,真永远存在,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当事人的心里。

电影中古墓的壁画睁开眼睛,就是这一层意思,历史自有见证“人”,也许是建筑,也许是植物,也许是别的什么。

就像一首歌《我坐在这里》里面的歌词,“老房子若有话说它说什么”“窗口长了眼睛说不定拍下来拿去广播”“只有老房子记得这些人的承诺”“窗帘长了耳朵说不定录下来拿去广播”。

空海可能早已死在海浪中(鉴于海中的镜头设计),来到大唐的是他对求真经的执念,也就是魂魄。因为是魂魄。

所以不懂驱魔的空海可以轻易看破幻想,而丹龙的幻术高明到连鬼都能骗到。

他指引空海明白,真中有假,假中也有真,真相是散落在假象中的碎片。

有执念的魂魄未必一定成魔,甚至可以悟道,关键在于内心的选择。

在海上度化他的那对母子,我想也许是菩萨吧。

当然,空海理解为活着也完全说得通。

所谓幻术,并不是变戏法,戏法欺骗的是人的双眼,也不是魔法,魔法能真的变出实体来。

幻术欺骗的,是人的大脑。

空海能看穿幻术,是因为他一心求法,不被欲望所扰,就能直观本质,不被幻术所骗。

但空海却被丹龙的连环幻术给骗了,因为他一心求法也是执念,有执念就有被蒙蔽的可能性。

片尾的空海,放下了求法的执念,反而获得了无上密。

整部电影围绕爱情传说,讲述历史的真与假,这是本片的基础,从理性层面探讨真相。

在这之上还有精神层面的讲述,是感性的对美的追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