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南对生活没有过多的要求,却不断承受着生活的打击。
对手的穷追不舍没有让他丧失斗志,而风暴后的短暂宁静却突然使他看清了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个悲剧,人生至此,不万念俱灰,还能怎样呢?
和久男对生活的顺从比起来,老绵似乎对于自身的命运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原则也更为简单。
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命运的不公,为了钱甚至可以出卖自己,但是绝不接受人格的欺辱,钱和尊严都要,敢和我耍花样我就是搭上性命也一定要你付出代价,他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走自己的路,很过瘾,很痛快。
他努力把自己和其他鲜族人划清界限,然而始终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也同样没有出路。
连萧峰那样的英豪在面对族群问题的两难困境时都无路可走,不过仗着五马三枪长于耍勇斗狠的江湖草莽,就算以一当十又能掀起多大风浪呢?
所以老绵在自我安慰的用一句我是绵正鹤强调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后,倒在了他终究要倒在的地方。
而久男也对教授的夫人说,我怕是不会活着离开了,但是我一定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因为他已经看到了自己原本就无路可走,而狗一样的生活,又实在不想继续。
仔细想来,黄海确实是他的最好归宿,海峡两岸都不是他的家园,倒是漂泊沉寂于这无边无际的中间地带,和他的处境最为吻合。
就算没根没底,至少还有寄存于骨灰中的另一个同样无枝可依的朝鲜族灵魂陪伴。
纵然未必就是他心爱的妻子,但相同的天涯沦落,一样可以在生命的尽头给他一点温暖。
《黄海》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导演剪辑版,140分钟。
看了之后会感觉很多地方搞不清楚,就必须得看剧场版。
一般来说导演剪辑版都会比剧场版要长一些,因为剧场版碍于时间限制尽可能的进行删减,导演剪辑版则没有此类问题。
《黄海》的版本有些反常,剧场版156分钟,整整比导演剪辑版多出16分钟。
多在哪呢?
久男和老绵在狗市见面那场戏,导演剪辑版里有一场他们俩在饭店里啃骨头的镜头,剧场版则没有。
或许导演更想强调影片开始时旁白的话,或者更想呼应影片后半部分老绵和延边朝鲜族在追击久男失败后一起啃骨头的场景。
鲜族骂人“狗崽子”是十分有力道的脏话,就跟汉语中的“草泥马”类似。
鲜族人吃狗肉也算是特色了,影片刚开始旁白就说有一只狗死了,被埋了,然后又被挖出来,给人吃了,疯狗病就开始蔓延了。
这段旁白剧场版和导演剪辑版是一样的。
导演是想表达鲜族的特性像狗一样生猛好斗,或者想表达鲜族对自身认同感的迷茫或者说是敏感导致的过度自我保护性格。
久男去领工资的情节。
老板跟久男说不能再照顾久男了,只能让久男干完这个月了。
然后给久男两个信封,一个是久男的工资,一个是老板给他的一些生活补贴。
久男把老板给的生活补贴藏在身上,把工资给了那两个追着久男成天还钱的痞子。
那两个痞子拿了久男的工资就开车离开了,久男则拿着老板给的生活补贴又去了赌场,此处情节导演剪辑版没有,或许导演更想强调久男在边州生活的孤独落魄与无助吧。
久男答应老绵去棒国杀人后,有一场久男和老绵在KTV唱歌的镜头。
导演剪辑版里有,剧场版没有。
KTV里老绵抱着赤果上身的歌女劲情高歌,久男则面无表情坐在那目光呆滞。
边州的消费娱乐水平在全国来说都是前列,应该是很多鲜族去棒国赚钱后回来消费而带动起来的。
KTV的情节是想间接表达很多鲜族去棒国工作的事实?还是久男去棒国杀人前最后一次歌舞升平的场景与其现实中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
起码从久男在KTV的表情上能得出久男并没有享受那种花天酒地的感觉,更多的是无奈和彷徨。
偷度的情节导演剪辑版表现的更为详细。
金泰元情妇的有关情节,金泰元情妇第一次出场就是和金泰元在床上进行剧烈的有氧运动。
导演剪辑版此处场景比剧场版多出好几个镜头,其中包括一些动作的特写,可能剧场版毕竟是剧场版,运动的情节还是一笔带过较好。
剧场版后半段有一场金泰元去情妇家的戏。
金泰元问情妇有没有什么话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