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一切回归了应有的秩序上。
楚更生和云无意阔别十多年终于再会,更生的嘴皮子总算是管不住了,一有空就跑到云无意的床边和他唠嗑;祖父和伯书也稍微闲了下来,晚上总算能准时吃饭了;魏淑也暂时没有送往后宫,逛街有时还能遇见她;
而我也终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
这件事解决后,余家的人们都对我赞赏有加,更别说祖父和伯书了;云无意和楚更生更是把我当救命恩人,连称呼中的“少爷”语气都要郑重得多。
而我也理所应当地按照之前的规划向祖父申请了回家“探亲”。
当然,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即便祖父再怎么疼我,规矩还是规矩——所以我们各退一步,科举之后,我能离开京城,回去探望仲煌他们。
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距离考试开始也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总算是能回去看看青仔她们过得怎么样了。
为了顺利回家,我拿出了当年考研备考时的干劲,认真投入到学习中。
顺带一提,我没考上研究生……
但这都不是问题,现在是现在,以前是以前!
这几天,我备考都分外认真,更生讲课的时候都没有睡觉。
仅限没有睡觉而已……
尽管吸收的知识不多,但累还是真的累。
于是每周一天的假期成了我新的盼头。
“最近备考挺累的吧。”
我和酒鬼走在路上,他喝着酒壶里的酒,我吃着他给我买的糖葫芦,边走边聊着。
“科举可累死了啊,赶紧结束吧。”
“讲真的,恩人,以你的实力,应该没问题吧?”
“大概吧……”
这几周的假期,我几乎都是和他到处乱逛,聊些有的没的。
自从私闯魏府那事过去之后,我和他的情义不减反增。最近开始,我也和他聊起了我在镇北的事
“要我看,科举也不是什么大事,随便考考就好了。”
“你说得轻松,我可是余家的少爷,未来是要继承余家衣钵的。”
他没说什么,只是又嘬了一口酒:
“话说,你以前也参加过科举吧?”
“是啊。”
“落榜了?”
“这不显而易见吗。”
他眼里没有我想象中的落寞,反而是一种戏谑:
“你看我不也没考上官职,还是活得好好的啊。”
我看着眼前的路,忽然想起些以前的事:
那段过独木桥的日子,那段认死了一条路的日子。
“……喂,小子,”
在我愣神的时候,那酒鬼走到我面前弯下腰,直直地和我对视着:
“走,时间还早,今天带你多逛逛”
我没有犹豫,爽快地答应了。
紧接着,他回家了一趟,拿上了一个麻袋。
“你这是要干嘛?”
“今天走远点,带了点口粮。”
我隐隐约约看到包里一个方形的物体。
我把它抽了出来。
是一本书,书皮上写着大大两个“常乐”二字。
“这是什么?”
“诗集,《常乐诗集》,你不会不知道吧?”
我摇了摇头。
“这是明华最有名的诗集,里面记载了从明华开国到五年前的所有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的诗歌,里面还有明华最有名的十几个诗人写的诗。”
我看着这一本不算太厚的书,大概就是类似“乐府诗集”或者“唐诗八百首”那样的东西吧。
“你在这上面找灵感?”
“拜读一下而已。走了,不然天黑前回不来了。”
他把书放回了麻袋,往自己身上一绑,把酒壶挂在了腰间,带着我朝城门的方向走去。
“我们去哪儿?”
“跟着我走就对了。”
这家伙总是带我去些奇怪的地方,之前还会质疑一下,现在我只会跟在他后面慢慢走着。
我们沿着主干道走了不少时间,直到路过我来京城时下船的地方,然后走向了相对的方向。
渐渐地,我看到了一个水渠,大概是从运河那里引的水过来。
我们沿着水渠走着,渐渐地,我们走到了田埂上,两旁平坦的地面渐渐凹陷了下去,成为了田地。
时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