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去发还田产。
三国演义中对于禁投降说的太过笼统。
我心中一直存在疑问,一个身经百战,悍不畏死,
枪林箭雨中闯出来的的名将,怎会贪生怕死、轻易投降。
这和于禁性格、作风很不相当。
唯一的解释,于禁重感情,放不下家中的老婆孩子。
结果,被我一试试出来。
果真如此。
正要提审郭淮,忽然亲兵来报:“丞相,门外有个叫廖化的求见。”
早就从降兵口中听说了,大汉朝第二名将的故事,正不知道他跑去了哪里,人就来了。
廖化年纪不大,十**岁,中等个子,脑袋挺大,全身结实,模样能令意志不坚定的人呕吐。
我咽了两口唾沫,结巴道:“这位——就——就是,大汉第二名将,仅次于吕布的高手,廖化,廖元俭将军吧。听说你以八百精兵,硬撼曹军十万,一招击败许仲康,本相正想要见你呢,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廖化得意洋洋,大大咧咧:“丞相快别这样说,俺那都是跟曹操耍诈的,主要是想拖延时间,帮丞相你打赢这场仗,俺这次来不为别的,就是来投军的,丞相你看收下俺不!”
我心道,大汉朝第二名将我能不收吗?
我敢不收吗我?
再说,廖化这次也的确是立了大功,没有他的一通搅合,曹操不至于败的如此凄惨。
赏罚分明,是为帅最重要的守则。
我一拍桌子,跳起来:“廖化将军你立了大功,本相封你为偏将军,第二十一师师长,你意下如何?”
廖化以为自己顶多混个校尉干干,没想到,一来就混了个偏将,高兴地嘴都合不拢,连连的拱手作揖:“谢丞相,谢丞相。”
廖化又道:“丞相,师长是啥玩意?”
我道:“河北军的一个师,扩编到两万五千人,全都归你指挥,满意不满意。”
廖化笑道:“丞相,末将听说我军正攻打潼关,末将请为先锋。”
我的娘,蜀中无大将廖化才作先锋,我这里名将云集,高手不菲怎能让你去。
廖化见我迟疑,便道:“难道丞相信不过末将。”
我心想,廖化的本事也就中等,距离上将还有段距离,做先锋差了一点。
便委婉道:“元俭,攻打潼关的先锋已经有了,你等下次吧。”
廖化挺失望,自认倒霉:“好吧,那我就等下次。
不过,丞相,要是那个先锋打败了。你可一定要让我去呀!”
我心里苦笑,表面赞许:“好,廖将军果然虎将,我河北军有了你,何愁不得天下。”
廖化一点也不谦虚:“没错,凭末将的一身本事,一定可以帮助丞相统一四海。”
我吓出一身冷汗,全身肌肉都收紧了,鸡皮疙瘩掉一地。
真有他的,廖化将军!
廖化走了,天也黑了。
到了该吃晚饭的时间。
相府大厅门口,四块竹帘,连在一起。
上面画了一幅淡山明水炊烟稻田的彩绘。
我不明白,曹操那样的人,
怎会在杀气腾腾的议事厅里挂上这样一幅不伦不类和气氛格格不入的作品。
难道是为了平复心中难以压抑的血腥和杀气。
从竹帘一条条的间隙中望出去,可以清楚看到院子里,点燃挂起的精美灯笼。
将方圆几十丈的地面照的锃亮。
葱绿娇俏的人影,出现在竹帘后。
我的鼻观被浓烈的香气冲击着。
那个葱绿的人影,隔着竹帘向我招手:“出来。”
“曹节——”我一边喊着,一边撩起竹帘走出去。
曹节手上端着一只和她衣裙一样葱绿的玉碗,
冷冰冰的推到我胸前,生硬道:“喝了吧,专门为你煮的。”
我伸出两只手,在她的手背上摩挲:“是什么?”
曹节气道:“你不接过去,我就摔了它。”
我心想,玉玺都敢摔,还有什么你摔不得的。
忙从她手上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