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所言,不过一家说辞。”糜竺被说退后,最后是简雍压轴亮相。
公孙默很清楚,在刘备左右中,关羽糜竺如果说是文武两方的意见和立场,那么简雍作为刘备涿郡年少时的无猜玩伴,其实就是刘备的心腹,他要说的话,就代表刘备本人的意思,事情能否尘埃落定,就看这最后一哆嗦了。
“即若文和所言诸事顺遂,但终归大而无当,眼下我等异客新附南阳,当有存身之处,据我所知,宛城、新野,均已名花有主,我等万余人马,何去何从?再者,眼下正是夏秋交更之时,马上便要进入秋收,若此时离开小沛,军士所携粮草不过十之一二,我等到了南阳,莫不是喝西北风果腹?”
公孙默听明白了,刘备这是借着简雍的嘴,和自己要地盘要粮草了。
“贵军远道而来,当然不能和孤魂野鬼一样游荡,章陵可否当得一窟?”
“哦?章陵不是蔡瑁所辖么?”
“时也势也,既然我等协力要驱逐蔡瑁,章陵他当然要挪挪屁股。”
“说的轻巧,难不成让我们强攻取城?”
“自然不是,此事我已有成算,届时只需贵军出精兵三千,余事自有在下打理,至于粮草,来时曾与建忠将军合议,可从宛城存粮拨付接济。”
“敢问文和先生,有何锦囊妙计可兵不血刃拿下章陵?”
公孙默看了看厅堂一旁侍奉的随从,显然是担心人多耳杂:“此事纠葛甚多,需各方通力合作,细节琐碎还需磋谈,贵军有所顾虑也是人之常情,我愿留在贵营中为质,若取章陵不成,便取了在下这颗人头。”
“好嘛,文和兄好胆识,在下佩服。”简雍依旧是一句揣摩不透的阴阳话。
该说的都说完了,下面就等管事的刘备拍板了。
“建忠将军一片赤心,我等涕零感激,文和先生虑事颇为周全,然此时干系甚大,备仓促间难以定夺,还需斟酌一番,明日定给文和一个答复,意下如何?”
公孙默心里一阵失望,待价而沽的刘备,显然对自己开出的价码还不太满意,还打算再想办法讨价还价。
只是,他究竟还想要什么呢?
议事散去后,公孙默魏延各自回屋,晚上的晚宴刘备并未出席,只是让孙乾和简雍代为作陪,这两人显然不可能在这种场合向公孙默透什么底,大家只是说了些言不由衷的场面话,饭局便草草了事。
第二天公孙默早早起床,就等着刘备召见自己亮底牌,没一会儿孙乾就来了,说是主上刘备有请公孙默魏延,让两人有些意外的是,孙乾说今日刘备去校场阅兵,并不在府上,还请两位移驾前往商晤。
坐在车上的公孙默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孙乾扯着,一边琢磨刘备的用意。
看了看旁边的魏延,公孙默终于悟出门道了,原来刘备打的是这个算盘。
校场在小沛城东门,刚好和府邸是相反的方向,好在小沛这芝麻绿豆大的地方也没几里路,没走多久就到了。
掀开车帘后跳下车,公孙默一眼就看到了演武台上的刘关张,三人都是一身的戎装打扮。
“文和先生,吾辈武人镇守国境,日日枕戈不敢怠慢,今日恰逢我军每月操武之时,阁下也是知兵之人,还望指点一二。”
“指点不敢当,有此殊荣,当与刘豫州一瞻贵军雄风。”
“请。”
演武台上只有两个位置,刘备和公孙默并肩坐下,关羽张飞魏延都只能站着。
“咚、咚、咚。”随着一员力士敲打着沉重的鼓点,校场上的几个方阵也有条不紊的移动了起来,打头阵的正是陈到所带领的丹阳兵。
任何一个三国拥趸,都对三国的王牌战力丹阳兵不会陌生,这支汉末三国的特战力量在战场上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可谓“骑中虎豹,步卒丹阳”,刘备来到徐州后,陶谦分配给他的四千丹阳兵,堪称是刘备军事上的第一桶金(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日后蜀汉政权当者披靡的特战力量“白毦兵”,就是以这四千丹阳兵为班底演变而来。
军容严整的丹阳兵赳赳而过时,即便是素不知兵的公孙默也能看出这支人马的战力彪炳,站在旁边的魏延更是不住的啧啧称叹。丹阳兵阅毕后,后续的几个弓卒,锐士方阵则显得千篇一律的许多,论军姿行伍,也就是和宛城的西凉军相差无几。
“区区数千疲卒,让二位见笑了。”
“哪里哪里,久闻刘豫州治兵有方,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反正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