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宛城重生,我助皇叔定江山 > 第42章 大仁不仁难自渡

第42章 大仁不仁难自渡

从涡水渡口脱身已经一个多时辰,高顺的陷阵营并没渡河追来,眼看脱开险境,刘备下令全营扎地休息,一上午惊魂未定的小沛军民听闻此令,纷纷各司其职忙碌起来,或收拾兵器琐碎或起炊做饭。

“文和,吃点吧,从半夜到晌午都多少时辰了粒米未进,马上还有路要赶。”孙乾看着呆若木鸡的公孙默,给他递了一碗菜饭羹。

而公孙默则和灵魂出窍一样,瘫坐在地上一言不发,双目失神的盯着前面,孙乾的叮嘱在他听来,仿佛是遥远的梦呓一般缥缈,只是机械的接过了碗,却始终没有动口。

公孙默刚从流民营地那过来,不少小沛军属眼看自家男丁找见不着,纷纷去找刘备追问下落,平素谈锋不俗的刘备却是一言不发,两相无言,最终还是刘备身边的孙乾出面解围,告知了大家事情的原委,顿时下面便是哭嚎一片,公孙默还看到了先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陈到妻儿,那个举止得体的贤淑女子,却是和发疯了一样拽着孙乾,哭着求他带人回去找回陈到的尸首,而那个牙牙学语的孩子似乎并不理解,母亲为何会突然如此失态,只是茫然的看着身边的人哭天抢地。

在这场舍车保帅的殿后风波中,似乎没有谁应该为陈到的战死负责,毕竟他是自告奋勇讨下了这个阎王签,况且如果陈到不站出来断后,一旦陷阵营过河,几万人的队伍都要遭遇灭顶之灾,就像电车难题一样,无论是压死一个人,还是压死五个人,都是权衡之后做出的牺牲取舍。

但公孙默非常清楚,陈到的死于非命,自己才是难辞其咎的推手。

按照正史进程,在小沛就追随刘备的陈到,一直到延熙十年(247年)才终老蜀汉,距离现在还有足足五十年时间,如果不是公孙默人为干涉历史进程,让刘备提前从小沛入户荆州,陈到绝对不会在此时死于陷阵营刃下,而是享乔松之寿颐养天年。而自己的矫枉干涉,则人为的让陈到寿数腰斩,虽然不是自己杀死了陈到,但陈到之死于公孙默而言,又何尝不是一出“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悲剧。

在此之前,公孙默从来没有考虑过肆意对历史走势进行介入,会造成怎样的蝴蝶效应,更没觉得自己是个草菅人命的刽子手,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他只想利用作为后来者的天眼,想方设法的为刘备一统找到加速捷径。宛城之役曹昂的死于非命,公孙默依旧我行我素的下手了,毕竟按照正史走势,曹昂本来就要死于此役,相反自己的介入还让典韦和曹安民捡了条命,这么看来,还算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善举。

但是陈到之死,则将公孙默从这自欺欺人的逻辑中彻底打醒。现在只是万里之行的开始,距离一统还遥遥无期,日后还有多少逼不得已的欺心之举,还有多少人要为公孙默在历史上涂抹而买单,实在是不得而知。

大仁不仁,大善不善,如果能早点结束这兵荒马乱的乱世,也算不枉这些英魂在天之灵了。

振作心神后,公孙默轻抿了一口手里的菜饭羹,也不知道里面加了什么香料,吃起来很像是河南的胡辣汤。

打尖之后,众人重新出发,骑在马上的公孙默,也心不在焉的和孙乾刘备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闲话,谁都没有再提涡水岸边的惨剧。

没成想走到了傍晚时分,却是风云突变,天边一朵乌云层峦叠嶂的翻滚了起来,隐约还能听到隆隆雷声。

“主公,看着天色不大对劲,怕是马上要有暴雨,不行先找个地方歇脚吧。”与刘备并马的简雍一脸忧色的提醒。

“也好,今天劳顿了一天,就找个地方扎营过夜吧。”

“主公,你看左前方那处山林如何?”

“既可避雨,又可藏身,就依你所言吧。”

得到刘备肯定后,简雍示意身边传令兵下去传令:“主公有令,全军疾进至前方林谷扎营过夜。”

听得传令兵吩咐,队伍里零星的传来了一阵欢呼声,虽然陈到死了,但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不会所有人都沉浸在哀伤的泥沼里无法自拔。

这个林坡高度不高,充其量也就一百来米,不过却形成了一个小型山脉,差不多有两座山头并立,让公孙默想起了骆驼的驼峰。刘备让所有人都藏身在山头的南麓,原因很简单,借助山势躲避北面曹军的斥候查探。

几万人的安顿还是颇费了一番周章,好在后军辎重营把小沛军营的帐篷带出来不少,在山坡山谷等平缓处将帐篷刚搭好,就是一阵瓢泼大雨倾盆而下,不少没来得及进帐篷的人被淋成了个落汤鸡,纷纷进帐篷在地上挖了个坑生起了火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