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曹操骑兵拍马赶到,不过由于人马已经全部渡河,而且有心的刘备早就把渡口捣毁,曹军的千把骑兵也只能望洋兴叹,只可惜距离太远,公孙默也没看清楚带队的是不是曹仁。
从新蔡过河后,人马为了避免提前进入蔡瑁的势力范围,将行军方向调整为西北,决定从南阳郡中部舞阴进行中转,这样一来既游弋在蔡瑁触手之外,也不必再跨越或翻过任何水系或者山脉,这也是当时公孙默与魏延伍复分手时,约定的会面地点。当时公孙默让魏延回荆州后,给张绣以及马氏兄弟周知自己的入荆路线,随时准备接应。
当晚刘备在荆豫交界处的朗陵作最后落脚,刘备将所有人都喊到中军大帐,确认明天进入舞阴的相关事宜,并且提前派出快马斥候带着公孙默书信,前往舞阴与张绣魏延等人碰头,并折返回来告知刘备虚实。
刘备麾下斥候果然得力,第二日刘备军还没出发,入夜往返的斥候就已经带回张绣的回信,里面只有短短的几个字:舞阴候君。公孙默一看张绣的落款就知道,这是他亲笔信无疑。张绣少年戎马,没受过太良好的私塾教育,对于正体小篆和隶书的写法不得要领,所以每次公文行书都是字越少越好,就像给公孙默的这封回书只有四个字,而且那个署名向来是龙飞凤舞,尤其是那个“绣”字,更是和鬼画符一样,旁人模仿都模仿不来。
“好,建忠将军既然已经在舞阴诸事就绪,我等也不要耽搁,全军速行,今日傍晚前开入舞阴晚食歇息。”
听闻刘备此言,周遭都是一阵欢呼,毕竟这几天在一路风声鹤唳,又是陷阵营追杀又是陈群给曹操当了带路党,走的着实不安生,现在终于拨云见日到地。
一路马不停蹄的赶路,终于看到了漫天霞光中笼罩的舞阴城池。
远远看去,东门外已经有一群人勒马等待,肯定是张绣出城迎接刘备以示尊客。刘备当然也不好大模大样骑个马晃悠过去,两腿一夹,马匹便呼啸而去,身后的关羽张飞孙乾糜竺简雍包括公孙默,也心领神会的催马跟上。
快到护城河吊桥处时,刘备勒了下缰绳放慢了马速,缓缓的踏过了护城河,张绣也心照不宣的把马向前带了两步主动迎上去,还差几步时,两人都不约而同的下马。
“刘豫州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哪里的话,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果然英武不凡,备一介流落之身,佑维叫我玄德便是,往后还要多有打扰。”
刘备主动和张绣以表字相称而一笔带过官职,显然是有意拉近和张绣之间的距离,一番不卑不亢的寒暄亲切而不显做作。
跟在张绣后面的都是公孙默的老熟人,魏延和伍复碍于场合,不方便和公孙默寒暄,便冲着他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虽然只不过十天没见,但在公孙默感觉,仿佛是恍若隔世一般。
至于站在张绣旁边的胡车儿,虽然看到了公孙默,但就和没看到他一样,目光只是直接扫了过去,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刘备张绣相互致意后,纷纷互相介绍扈从的随行列人,魏延伍复刘备其实都见过了,唯一的生面孔也就是胡车儿。而刘备这里呼啦啦一大票人,张绣都是初次谋面,刘备一个个介绍过去,大家也都纷纷客套了一番。
“今日得幸,识得诸位实在是相见恨晚,天色不早,在下已在城中备下薄宴,还请诸位赏光。”
“将军盛宴,在下却之不恭,只是。。。”,说罢刘备踌躇的回头看了看远处蠕动的人头。
“刘豫。。。玄德兄不必担心,舞阴本是大城,城内百姓早就逃离一空,眼下空房甚多,我已命人将城中商坊辟出空地,安排了一千顶帐篷,若是不够容身,城中还有不少空屋,暂且委屈各位了。”因为公孙默之前已经让魏延把小沛的大致情况捎信告知张绣,因此宛城方面早有准备。
“佑维有心了,公祐,此事交你操持处置了。”
“是,在下领命,主上,张将军,在下先失陪了。”说完就骑马回头安排人马入城了。
只能说这孙乾真是当牛做马,好不容易到地方了,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又要忙活。
不过公孙默顾不上同情孙乾,一行人下马将马匹交给旁边的马夫照料,步行跟随张绣进入了舞阴城。一旁的伍复早就迫不及待了,赶紧乘着人流跑到了公孙默身边。
“军师,在小沛待的咋样啊?我和魏将军还担心你这一路会出什么岔子呢。”
“是啊文和兄,这一路还顺当吧。”
听到两人这么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