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进行中,当公社黄(副)书记讲道:“养蚕要注重经济效益,不能蛮干,必须崇尚科学管理。特别是有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的队,要尽量发挥知识青年的特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知识青年必定胜过老一代农民,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而更有经济头脑,肯钻研,是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型农民!必续具奋的。“这时,会场引发了一阵窃窃私语,有的说,知识青年愣头愣恼,细致的养蚕活路不靠谱。有的说,那哪儿成呢?那是票子呀!万一弄砸了,年青人拍拍屁股走人,谁负责?不是沒有忧虑的,也是客观事实。听到此,很多沒有摊到接纳知识青年的生产队,自是一阵幸灾乐祸,他们都心知肚明,尽管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已有几个年头,毕竟到咱们公社,特别是安排到偏远农村还是比较少的。其中原由,一些领导自然只意会而不言传,都心知肚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既然上级领导重视,孰重孰轻,大家心里有杆秤。然而公社领导在接待安置上,总是留有一手的。大家更是心照不喧,十根指头不一般长吗!那么全公社各大队的基本情况肯定不一样了。必定有环境好次,收入高低之分,如此决定了社员群众的精神面貌。环境稍好一点的,几百人口的生产队,安置一二名知识青年,那是轻而易举的,一点不影响社员群众利益。被安置者也心悦诚服,这样安置就搁平了。群众满意,知识青年安心,队社领导自然少了麻烦,县里检查也满意。如若安置不到位,环境差,被安置者不安心,就会经常找领导谈及此事而生出不少麻烦来。领导最烦这种劳民劳心的事,费力不讨好!操持中他们自然不言而喻,或根本不考虑条件差的队。当然社员群众至是看得明白,也就有了事不关己的心态。议论到此,也有人好奇,故意绕口说道,那没有知识青年的队呢?听此话陆明远随口笑道:“等着吗!总会慢慢来的!“
虽然是随口便答,坐在他旁边兄弟大队的技术员张文,对此很不领情了。瞪着他没轻没重地说道:“慢慢来?不要没有虱子氧,捉个虱子咬,要不是政策性牵強?哪个都不想淌这趟接纳安置的混水,再说有沒有知识青年,队里一个样!“
“错!“陆明远显然不满张文的搅混,认为有抹煞知识青年的作用之嫌。随及与他辩了几句,看样子都不服气,见此旁边开会的同事,以听前面黄书记讲话为由,七嘴八舌制止了他俩的无畏争辩。事后想起来陆明远也觉得可笑,开会就开会吗?还开小会,而且还闹得面红耳赤都很尴尬。真无聊!其它都烟消云散,不与计较。唯独张文的一句话,却使他耿耿于怀:哼!听口气你那么喜欢知识青年,可怎么也轮不到安置到你们那儿去的?也不看看你们那环境:鸟不拉屎,不毛之地!张文所斥是有底气的。原于他在山下,地势平坦且土地肥沃。而陆明远则住在山湾处,爬坡上坎,土地贫瘠,自然差距大,也是他腰硬的理由。加之几年来,来去了几名知识青年,接触中,个别知识青年的陋习,使人生厌,也是一些人不能容忍的芥蒂。这不,言行就无端暴露出了心迹。
陆明远却与他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人无完人!他羡慕的是,正如黄(副)书记讲到的那样,知识青年有文化,肯钻研,广阔天地肯定大有作为。为此他还旁敲侧击探过口风,我们这山湾里,有沒有安置接纳意向?同行至是笑而不语。上午见锣鼓伴着红旗,响进了陆家湾,他发自肺腹的一阵高兴。这不,下午竟自告奋勇请示队长,帮方敏垒灶来了。太阳落山时,两位叔叔忙完了垒灶,安上锅,点了两把麦草放进灶堂,随着麦杆燃烧杆尾“哧哧“溢出的气泡,伴着灶堂内“哄哄“烀笑的火苗,陆明远望着方敏说道:“可以了!看灶堂的火势就知道这灶没错,好烧!只不过没有城里的灶台洋气,一样能烹饪大鱼大肉!“陆明兴微微一笑,说道:“还用说,有了大鱼大肉还愁无处煮么?三个石头拱个锅,照样能煮出美味来!哪有捏着核桃找不到棒捧捶的。“
“麻烦两位叔叔!“方敏不理解两位叔叔说了些什么?也没心思细听,一直望着仍有余火的灶堂发呆,见两位叔叔忙完了活路,告辞要离开,才礼节性地迎着他俩招呼看。他俩走后,方敏顺着保管室转了一圈,看着天气还早,便想到了独自顺着保管室的后粱转转,留览一下山村的原野风光。说实话,尽管二十出头的人了,要说独自到这荒郊野外蹓挞,尚属首次。其次除了上学,都没离开过机器轰鸣的厂区,加之厂区和宿舍隔得不远,更是机器轰鸣伴随。偶尔几个小伙伴顺着厂区玩,隔远了说话声音小,伙伴根本听不清,唯有比手势,很多时候都是打哑语(手势)回话,好歹都习惯了。再就是黃雾漫漫,看太阳好像隔着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