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青天酬情 > 二十五、旺旺嬉戏的童年

二十五、旺旺嬉戏的童年

十二

五月二十日,也就是星期六下午,陆德旺和众多同学一样,急匆匆从学校往家赶。个别同学还嫌回家放学迟,学生阶段,学习辛苦,生活俭朴,他们随时都恋着父母及亲人,那是温暖放松之地,饱歺之加油处,自然随时欠着。已至个别同学临近礼拜六时,特别是下午课间,犹如上了飞机,而身在课堂心早已到了家。只要一下课,朝家的脚步那硬是一阵紧似一阵,宛如归心似箭!陆德旺爱好蓝球,这次被学校抽出集训,是为迎接国庆中学生运动会而准备。自上月二十五日离家后,已经四个星期天沒有回家了,对家中妈妈和妹妹,他是既放心又想念。小玲妹妹虽已进入初三,学习还是比较努力的,估计明年初中毕业应该沒有问题。但升高中可能弦?自己的心愿还是希望她能继续读完高中,也是在部队哥哥的心愿。作为长子的哥哥痛心疾首的是,自己不识几个字,但父亲去世得早,都说出林的笋子先遭难!更多学习时间留给了弟妹,值!而自认了。一家老小全靠母亲,当爹又当妈,为生计奔波,拉扯大哥妹仨,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母亲不愧为伟大的母亲!已至当兵到了部队后,更觉知识的重要。知识犹如人类的眼睛,意识到这一点,现今在部队夜校学习格外发奋,尽管吃力,自己有恒心发奋直追。这点上是他寄希望于弟弟妹妹不放弃学习的理由和心愿,发人深省而难能可贵。

但母亲却有另外一种思量:姑娘家!十六七岁的人了,学到初中已经相当满足了,自己当年八岁就到你们陆家。再说不上学还可以挣几个工分,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环境,让两个哥哥去驰骋,才能娶上媳妇,不打光棍。她心中还存有旧社区“男尊女卑“的余毒,看不到社会的进步。陆德旺每次回家总是劝妈妈,说您是老眼光,看不到新事物,现在男女都一样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日千里,沒有文化就是睁眼瞎,啷个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每次妈妈不能应答时,总是摇摇头,一声长叹:我说不过你们,而心中不悦又忙起了家务。母亲含辛茹苦辛苦了大半辈子,见她忧愁的样子,陆德旺自然心中不忍。最让他纠结的是,妈妈时刻念叨着咱哥俩的婚事。说老大(陆德福)今年都二十五岁了,已到了法定婚姻年龄,在部队一时半会也回不了家,婚姻乃人生之大事。说他同龄的五娃子,去年结婚都快得儿当爹了!看他媳妇典着个肚子,妈妈是眼馋心盼啦!见不到哥哥,而陆德旺每次回家妈妈都得提及此事。她不怨其烦地唠叨,甚至还托媒人张罗。这陆德旺也是百感焦急,而怨者无言,时有躲闪而忧,蔽之心沉。望着回家的路,他迈步格外高远,想着躲闪的事,自然放慢了脚步。不管怎样,陆德旺在太阳落山之后,还是踏上了陆家湾的后坡梁。在他踌躇之时,一个熟习的女人声音招呼着他,陆德旺抬头看时,心里一沉:怎么又是她?!

“哟!德旺兄弟回来啦!都说女大十八变?咱这德旺兄弟呀!虽不是婷婷玉立,却也一表人才,标致十分啦!嘻嘻嘻!“她说着还对陆德旺竖起了大拇指。听声音陆德旺心里就烦!不看也晓得是教书匠陆德龙的婆娘王二嫂。人称瓜娃子,喜乐神!她叫王二嫚,三十有余,两个娃娃的妈妈。她有放荡不羁的脾气,却有守身如玉的性格。她和陆德龙的婚配,却有一段传奇。当年二十七八岁毕业于中师的陆德龙,任教于中心校五年级班主任。跳出农门的陆德龙,徘徊在男大当婚的边缘,他深知农村的艰辛,总想另一半,门当户对一样吃上商品粮!无耐上天不赐美。他却生得:黑黑黑!有性格。瘦瘦瘦!肩不够,右眼一角似碗豆。每每与另一半相见,对方有嫌其貌不扬,不能同堂!而拜拜。鬼使神差,一场电影,是他找到了真爱,获取了王二嫚的芳心。那是社员群众结束文化饥荒,崇尚文化娱乐时期,为丰富社员群众的精神娱乐,各公社因陋就俭,会议礼堂简单一打理,就能放电影,犹如母鸡戴冠成了凤凰。说贴切一点,这种稍大一点的屋,有的是两间屋去掉墙壁,窗护一蔽,放影机一搁,自然就是电影院了。管它隔音不隔音?只不理会,只顾眼前有看的,心喜!这种“电影院“,还深受乡村社员们的青睐,大的能挤一千多人,小到几百人。原何挤而不落座?那个时候,能站着观赏,足矣!不时还有个别的,为那入场观看的一票,捏着钱着急呢!没了票只有等下场,好歹上场结束又是下场连映。

那是星期天上午,第一场电影结束。陆德龙闲着没事,有兴也进了所谓的电影院!这种风行时间不长的“电影院“,设施简陋,秩序混乱,简直与现代电影院格格不入,回忆使人担忧。而一部稍好的影片,一天在此能放映四场甚至五场,而人员场场暴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