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苏蔓篱他们都通过气了,要是家里人问起来就说是在研究院里实习,有苏蔓篱打点也不担心露馅。
“你那里还有钱吗?没了就和家里说。”
“还有的,不用担心,要是没了我还是很自觉的。”我嬉皮笑脸着,却还是有些心虚,前段时间老妈转给我当手术费的那笔钱没动,现在存在我的小金库里以防不时之需。
至于那三个多亿的欠款只能我自己慢慢还了,通过这段时间我也了解到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苏蔓篱那样一出手就是十几万积分,青山区里的人们对于积分都是很宝贵的,能攒则攒,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你要是能在北川这边实习就好了,青山那边的人好像蛮排外的,要是住不惯你就回家住,反正家里也有车。”
担心完我的身体老妈又开始担心我的实习生活。
我笑了笑,“还好吧,给我们安排住宿挺不错的,回去拍给你们看看,带我们的人还挺不错的。”
确实,目前苏蔓篱对我和老高确实很不错了。
至于老妈的担心,我也能理解,毕竟从小到大就经常听到不少人调侃直接称青山区为青山市,毕竟青山因为自身原因比较封闭,人口不少,经济发展建设也比其他几个城区也好上不少。
若不是经过这件事情我对青山区的情况有所了解,我也会以前一样带着偏见看青山区吧。
老妹按大家伙的口味选好了菜,才开口:“妈,你就不要瞎操心了,离家那么近有事他会说的。”
说完又看了看我,用手指了指左眼眼下的位置,“哥,你什么时候点了颗痣?”
“是吗?我都没留意。”
我摸了摸眼下的抑制器,没想到她观察得还挺细致的,好在眼睛看起来和以前没什么两样,而且右眼也没有捣乱。
饭馆的菜上得很快,老爸直接让我们赶紧别聊了,先吃饭。
本来吃饭之后,老爸他们还想到我的新家看看的,但还是被我以研究院那边不能轻易进人搪塞过去了,好在周扬晚上还得去学校,老爸他们就先作罢了。
花了一个多月我才将常识培训课上完,而苏蔓篱又给我发来一个地址,说是这地方缺一位历史老师,让我去试试。
这不禁让我感慨她的调查也真是彻底,不过想想也是,现在谁不是在网络上裸奔呢,尤其是在学校时填过的各种问卷后,就连未来的规划也是能轻易查到。
青山学园离我住的地方不远,公交四站就到了。
青山学园不大,只有六百多个学生,这学园包含了小学、初中、高中,一个年级最多的只有两个班,有些年级只有一个班,有的班上人还很少,只有二十来个学生。
配置看着也挺简单的,两幢教学楼,一幢是小学部,另外一幢是一楼到三楼是初中部,四楼到六楼是高中部。
一栋综合楼,集教师办公室、音乐教室、实验室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楼。
一幢两层的小楼是图书馆,一楼是借阅室,二楼是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也是在这里上,三楼是自习室,有时候上公开课时会用到。
宿舍有三栋,女生宿舍、男生宿舍被教职工宿舍隔开,宿舍旁边就是操场和四个篮球场大的体育馆。
食堂在宿舍楼后面,早上吃饭还算方便,中午晚上下课之后过来就得走一段了。
青山学园算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这学园在三江市也颇有名头,不仅是因为其不低的一本率,还是因为国内排名靠前的东江大学在青山有校区,而有人统计过,青山学园高中部每年进入东江大学有89%。
若是以前我也会觉得这其中有猫腻,现在知道了虚渡是怎样存在的我明白,这些学生能做的选择不多。
其他省份自然也有像东江大学青山校区这样的存在,可是要么太远,要么比不上,衡量利弊之下东江大学自然成了最优解。
教导主任唐昌琴跟我介绍着初中部的情况,原来是初中部前任历史老师在暑假的时候进入虚渡后就没回来,现在初中部只有一位历史老师,有些忙不过来,苏蔓篱和这边也有些联系,知道后就帮我投了简历。
整个青山学园,初中部的人数是最多的,一些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没有进入高中部,而是选择进入青山区其他的职业学校。
进入青山学园的学生多是不幸卷入虚渡的,或是和家人一起,或是和同龄人。
和家人一起被卷入还好,一些小孩本就在虚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