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的学说,总是用寓言来说理,常常虚构故事。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之类,给人一种梦幻之感,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他们如鬼如神变化莫测。一些方士,就把道家的始祖说成神仙,说他们长生不死。至于鬼,还没见道家书中说过。”
年轻美姑道:“小师傅,那么鬼神说是起于佛教了?”
广孝道:“对。儒、道之初,并不是教,只是派。只有佛,才明确是一个教。它为扩大教派,才创造了报应说。报应说讲鬼神、讲轮回。鬼神其实是佛教假造出来威吓、劝诱人的……”
年轻美姑道:“那么小师傅是不信鬼神了,那么信不信佛教?”
广孝道:“信,也不信。”
年轻美姑惑然问:“小师傅,这话怎么讲?”
广孝道:“佛教是劝善的,劝人行善,对世人有好处,因此小僧信。至于它那过分悖逆人性的地方,小僧就不信了。”
年轻美姑道:“无量天尊!小师傅说的那‘过分悖逆人性’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呢?”
广孝红了脸嗫嚅着道:“这个……小师太就不必问了。小僧这些话多是妄说,请小师太指教。”
年轻美姑道:“小师傅高论,小道姑佩服。只是对小师傅最后的话,小道姑有些不解,还望小师傅赐教。”
广孝道:“后边的话,请恕小僧不便奉告了。小师太若没别的事,请到禅房用茶,小僧还要去侍候师父。”说罢,做了个“请”的手势,便想走开。
年轻美姑嫣然一笑道:“小师傅请留步,恕小道姑啰唆,我还有一事动问小师傅:‘小师傅既不信鬼神,怎么与一个姑娘发下重誓呢?’”
广孝一愣,睁大眼睛惑然看着年轻美姑道:“小僧发誓之事,小师太怎么知道?!”
年轻美姑神秘地一笑,道:“这你勿问,你不否认有这件事?”
广孝叹了口气道:“不否认。可是这是小僧未成佛子时的事了。”
年轻美姑道:“听小师傅口气,好像从来就不信鬼神,那么小师傅此时可否实言相告,你们发誓时,你是真心还是假意?”
广孝又叹了一口气,慢慢道:“这时候说它还有什么用呢……”显然,他很痛苦,想避开这件事。
可是年轻美姑仍问:“小师傅,你还没回答小道姑的问话……”
广孝无可奈何道:“事由心发,岂有假意?永远守约,不在有无鬼神。”
年轻美姑秋波流盼,看了广孝一眼,道:“她既背盟,未受天谴,你又为何独自守约?这样不是太痴心了吗?”
广孝讶然看了年轻美姑一眼,心里暗道:“这小道姑真怪,这么年轻,又是道姑,怎么问这样的话?!”但他还是回答道:“据我所知,她并未背盟,她做了嫔妃,那是身不由己,可是她的心并未变。我并不觉得痴。”
年轻美姑道:“佛子四大皆空,小师傅既是佛子,仍然钟情一个女子,岂能成佛?”
广孝红了脸道:“小僧心中仍有色、有情,正是刚才说的不信佛处。”
年轻美姑慨然自叹道:“若虹啊,你虽在宫中受苦,可也值了!”
广孝讶然问:“小师太,你在说什么?!”
年轻美姑道:“小师傅……不,现在我该叫你姚公子。我并不是什么道姑,我叫碧叶,是宫廷的昭容……”
广孝一惊,看着碧叶道:“你……你是皇帝派来的?”
碧叶道:“姚公子勿惊。小女子不是皇帝派来的,可以说是若虹派来的。”
广孝道:“真的吗?若虹怎能派人出宫?”
碧叶道:“若虹当然不能派人出宫。小女子表兄宗泐,给皇太后讲解佛经,得到皇太后的喜欢。表兄向皇太后讨了人情,才放小女子出来的。”
广孝道:“原来如此。那么姐姐临出宫,见到若虹了吗?”
碧叶道:“我与若虹姐妹情深,临出宫,我去看她,她哭着请求我一件事。”
广孝道:“这事与我有关吗?”
碧叶道:“姚公子,你猜得很对。她写了一首词,让我带给你,还对我说……”
广孝性急,眼盯着碧叶,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
碧叶道:“她哭着说:‘我的广孝哥痴情,一定坚守誓言。现在我背盟做了嫔妃,万不能让他为我守誓!’”
广孝道:“直到现在她还关心着我,我怎能背誓呢!”
碧叶道:“她说,她在宫中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