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龙按着宗泐的嘱咐,不但没囚禁道衍,而且清茶素果,对他招待很好。
住了几天,白莲教教徒见道衍不逃,也没有不利白莲教的言行,对他的怀疑渐渐消除了,并且与他攀谈起来。华云龙没事时还找他下棋聊天。
对明教和白莲教,道衍只听说过,并不十分了解。有一次,他问华云龙道:“华大王,听说你是白莲教的香主,对白莲教一定了解极深,你能给我讲讲白莲教的教义吗?”
华云龙是白莲教中文武全通的人物,对白莲教的教义教规了解很深,便立刻答道:“白莲教是秘密教门,是不许对外人讲教内事的。但见小师傅是世外人,姑且对你讲讲!”
道衍道:“华香主若不便,就不必讲了。”
华云龙道:“秘密活动,只是怕官府,对小师傅讲讲也无妨。”
道衍道:“那么就请讲。”
华云龙道:“白莲教是宋代从明教衍生出来的。明教的教义是崇尚光明,反对黑暗,认为光明最后一定战胜黑暗。白莲教的教义与之相同。因此可以说,明教、白莲教是一对兄弟。但是,因为白莲教是从明教里分离出来的,因此两教一向不和。宋代明教的几代教主荒淫暴戾,违反教规,使明教濒临灭亡。教中一些有为之士,非常痛心,他们不忍明教堕落,便接过明教的教义,建了一个新教,就是白莲教。明教教主不自责反而要讨叛,闹得水火不容,鱼死网破。”
听到这里,道衍叹道:“可惜,这样下去弄得两败俱伤怎么办?”
华云龙道:“这的确是件可忧之事。可惜有些教徒不悟,常常互相迫害、互相残杀。”
道衍想:“有人说明教、白莲教都是邪教,听其教义也很正大,怎么算邪教呢?”于是他问华云龙道:“华香主既然明白两教仇视不好,何不设法制止呢?比如消除个别人制造的两教仇视……”
华云龙道:“难呀,个别教徒煽起的两教仇恨之火,的确难以扑灭,我在教中又人微言轻。”
道衍道:“华香主是否做过这种努力?”
华云龙注视着道衍,问道:“莫非小师傅也是明教教徒或白莲教教徒?不然为什么这么关心两教之事?”
道衍很赞同明教和白莲教崇尚光明、反对黑暗的教义。崇尚光明,就是追求善和美,追求共同的平和、安乐。有了这个目标的人,如果做了皇帝,也许是个好皇帝。因此,他对两个教都有好感,对他们驱除黑暗寄以很大希望。他希望两个教均兴旺,不要互相仇视。
道衍听华云龙发问,知道自己问得太急切了,便笑道:“小僧只是佛教教徒,对明教和白莲教知之甚少,哪里是明教教徒或白莲教教徒呢!小僧这样关切你们两教的事,是怕你们鹬蚌相争,朝廷坐收渔人之利啊!”
华云龙叹了一口气道:“难得你这教外人这样关心我们两教之争。可惜,我们教内人却很少有人想这件事。”
道衍道:“阿弥陀佛!的确可惜。如这样下去,两教早晚会互相削弱,直至灭亡。大家恐怕盼不到光明了。”
华云龙道:“唉!华某也与道衍师傅有同感,可是华某自叹左右不了教政,不能制止两教相争之事呀。听道衍师傅谈吐不俗,可愿想个办法制止两教争斗,协力驱除黑暗,共建光明?”
道衍想了想道:“愿意。只是需要想个好主意。”
华云龙点头。已到吃饭时间,二人一起去用饭。
自此,华云龙与道衍越来越亲密,华云龙再不把道衍当人质,更不怀疑他是朱元璋了。
道衍也在寨内住得很习惯。他见华云龙人很精明,也诚实,虽是山大王,却不胡作非为,便逐渐喜欢上他,愿意帮他想个消除两教仇视的办法。
一天,道衍正在和华云龙下棋,忽然一个白莲教教徒进来报告:“报大王,外面来了一个年轻女子,自报姓名叫宁馨,要见大王。”
听了这个报告,华云龙和道衍均吃了一惊。华云龙惊的是不知这素不相识的女子为何到山寨来?道衍惊的是姐姐为何突然而至。
华云龙道:“有请!”
那报事教徒刚要往外走,道衍道:“且慢!”回头对华云龙道:“待小僧到外面去看看,可能是我俗家姐姐!”
华云龙点头。道衍同那教徒走出中厅。
来的女子果然是广孝的姐姐宁馨,姐弟俩见面相抱痛哭。
宁馨告诉道衍,祖父在他离家后不几天就死了,母亲也哀愁成疾,一病不起,一年后去世,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了。